首页 > 发现 > 全宋诗 >诗词名句 > 颂古七首 其一 > 不知何处见如来

“不知何处见如来”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不知何处见如来”出自哪首诗?

答案:不知何处见如来”出自: 宋代 释祖璿 《颂古七首 其一》,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bù zhī hé chù jiàn rú lái ,诗句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问题2:“不知何处见如来”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不知何处见如来”的上一句是: 尽却耳根并眼底 , 诗句拼音为:jìn què ěr gēn bìng yǎn dǐ ,诗句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问题3:“不知何处见如来”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不知何处见如来”的下一句是: 数声幽鸟啼寒木 , 诗句拼音为: shù shēng yōu niǎo tí hán mù ,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不知何处见如来”全诗

颂古七首 其一 (sòng gǔ qī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释祖璿

尽却耳根并眼底,不知何处见如来
数声幽鸟啼寒木,一片闲云铺断崖。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jìn què ěr gēn bìng yǎn dǐ , bù zhī hé chù jiàn rú lái 。
shù shēng yōu niǎo tí hán mù , yī piàn xián yún pù duàn yá 。

“不知何处见如来”繁体原文

頌古七首 其一

盡却耳根并眼底,不知何處見如來。
數聲幽鳥啼寒木,一片閑雲鋪斷崖。

“不知何处见如来”韵律对照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尽却耳根并眼底,不知何处见如来。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数声幽鸟啼寒木,一片闲云铺断崖。

“不知何处见如来”全诗注音

jìn què ěr gēn bìng yǎn dǐ , bù zhī hé chù jiàn rú lái 。

尽却耳根并眼底,不知何处见如来。

shù shēng yōu niǎo tí hán mù , yī piàn xián yún pù duàn yá 。

数声幽鸟啼寒木,一片闲云铺断崖。

“不知何处见如来”全诗翻译

译文:

尽却耳根和眼底的杂念,不知道在哪里能见到如来的身影。几声幽鸟在寒冷的树木上啼鸣,一片悠闲的云彩铺展在断崖之上。

总结:

诗人抛开一切纷扰,心境宁静,渴望能够亲见佛陀如来。描写了几只幽鸟在寒冷的树林中啼鸣的景象,以及一片悠闲自在的云彩在断崖间飘荡的美景。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宁静与自然之美的向往。

“不知何处见如来”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诗《颂古七首 其一》是释祖璿创作的,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禅宗思想。诗中通过对自身感知的描述,表达了追求内心宁静和禅悟的心境。
首句“尽却耳根并眼底,不知何处见如来。”表明了诗人摒弃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不再依赖耳目之见,而是寻求超越感官的灵性体验,追寻如来佛性的境界。
接下来的“数声幽鸟啼寒木,一片闲云铺断崖。”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禅宗中常提到的“无心”的理念。幽鸟的鸣叫和闲云的飘逸都象征着自然的自由与无拘无束,与诗人追求的内心宁静相契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约而深远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领悟,强调了超越感官,寻求内心平静和超然境界的追求。

“不知何处见如来”诗句作者释祖璿介绍:

释祖璿,号野庵,洪州(今江西南昌)人。住隆兴府石亭寺。爲南岳下十六世,大沩月庵善果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二一、《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八首。更多...

“不知何处见如来”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