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全宋诗 >诗词名句 > 和子瞻煎茶 > 不学南方与北方

“不学南方与北方”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不学南方与北方”出自哪首诗?

答案:不学南方与北方”出自: 宋代 苏辙 《和子瞻煎茶》,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bù xué nán fāng yǔ běi fāng ,诗句平仄:

问题2:“不学南方与北方”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不学南方与北方”的上一句是: 我今倦游思故乡 , 诗句拼音为: wǒ jīn juàn yóu sī gù xiāng ,诗句平仄:

问题3:“不学南方与北方”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不学南方与北方”的下一句是: 铜铛得火蚯蚓叫 , 诗句拼音为: tóng dāng dé huǒ qiū yǐn jiào ,诗句平仄:平平仄仄

“不学南方与北方”全诗

和子瞻煎茶 (hé zǐ zhān jiān chá)

朝代:宋    作者: 苏辙

年来病懒百不堪,未废饮食求芳甘。
煎茶旧法出西蜀,水声火候犹能谙。
相传煎茶只煎水,茶性仍存偏有味。
君不见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又不见北方俚人茗饮无不有,盐酪椒姜夸满口。
我今倦游思故乡,不学南方与北方
铜铛得火蚯蚓叫,匙脚旋转秋萤光。
何时茅檐归去炙背读文字,遣儿折取枯竹女煎汤。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

nián lái bìng lǎn bǎi bù kān , wèi fèi yǐn shí qiú fāng gān 。
jiān chá jiù fǎ chū xī shǔ , shuǐ shēng huǒ hòu yóu néng ān 。
xiāng chuán jiān chá zhī jiān shuǐ , chá xìng réng cún piān yǒu wèi 。
jūn bù jiàn mǐn zhōng chá pǐn tiān xià gāo , qīng shēn shì chá bù zhī láo 。
yòu bù jiàn běi fāng lǐ rén míng yǐn wú bù yǒu , yán lào jiāo jiāng kuā mǎn kǒu 。
wǒ jīn juàn yóu sī gù xiāng , bù xué nán fāng yǔ běi fāng 。
tóng dāng dé huǒ qiū yǐn jiào , chí jiǎo xuán zhuǎn qiū yíng guāng 。
hé shí máo yán guī qù zhì bèi dú wén zì , qiǎn ér zhé qǔ kū zhú nǚ jiān tāng 。

“不学南方与北方”繁体原文

和子瞻煎茶

年來病懶百不堪,未廢飲食求芳甘。
煎茶舊法出西蜀,水聲火候猶能諳。
相傳煎茶只煎水,茶性仍存偏有味。
君不見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
又不見北方俚人茗飲無不有,鹽酪椒薑誇滿口。
我今倦遊思故鄉,不學南方與北方。
銅鐺得火蚯蚓叫,匙脚旋轉秋螢光。
何時茅檐歸去炙背讀文字,遣兒折取枯竹女煎湯。

“不学南方与北方”韵律对照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年来病懒百不堪,未废饮食求芳甘。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煎茶旧法出西蜀,水声火候犹能谙。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相传煎茶只煎水,茶性仍存偏有味。

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
君不见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仄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又不见北方俚人茗饮无不有,盐酪椒姜夸满口。

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我今倦游思故乡,不学南方与北方。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铜铛得火蚯蚓叫,匙脚旋转秋萤光。

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
何时茅檐归去炙背读文字,遣儿折取枯竹女煎汤。

“不学南方与北方”全诗注音

nián lái bìng lǎn bǎi bù kān , wèi fèi yǐn shí qiú fāng gān 。

年来病懒百不堪,未废饮食求芳甘。

jiān chá jiù fǎ chū xī shǔ , shuǐ shēng huǒ hòu yóu néng ān 。

煎茶旧法出西蜀,水声火候犹能谙。

xiāng chuán jiān chá zhī jiān shuǐ , chá xìng réng cún piān yǒu wèi 。

相传煎茶只煎水,茶性仍存偏有味。

jūn bù jiàn mǐn zhōng chá pǐn tiān xià gāo , qīng shēn shì chá bù zhī láo 。

君不见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yòu bù jiàn běi fāng lǐ rén míng yǐn wú bù yǒu , yán lào jiāo jiāng kuā mǎn kǒu 。

又不见北方俚人茗饮无不有,盐酪椒姜夸满口。

wǒ jīn juàn yóu sī gù xiāng , bù xué nán fāng yǔ běi fāng 。

我今倦游思故乡,不学南方与北方。

tóng dāng dé huǒ qiū yǐn jiào , chí jiǎo xuán zhuǎn qiū yíng guāng 。

铜铛得火蚯蚓叫,匙脚旋转秋萤光。

hé shí máo yán guī qù zhì bèi dú wén zì , qiǎn ér zhé qǔ kū zhú nǚ jiān tāng 。

何时茅檐归去炙背读文字,遣儿折取枯竹女煎汤。

“不学南方与北方”全诗翻译

译文:
近年来病懒得很,百事都无力承担,但并未因此放弃对美食的追求,依然渴望品尝甘美芳香的食物。
煎茶的方法是旧时出自西蜀,水声和火候依然能够熟稔地掌握。
传说中煎茶只需要煮开水,然而茶的本质依然保留着独特的滋味。
你是否见过闽中的茶叶品质高出天际,他们献身于茶事而毫不觉得辛劳。
又是否见过北方俚人喜欢品尝各种茗饮,盐、酪、椒、姜等口味充满了他们的谈资。
而我现在却厌倦了游历思念故乡,不再追求南方与北方的生活方式。
我希望归去茅檐下,享受炙烤背后读书的乐趣,让孩子采摘枯竹,女人为我煎汤。

全文总结:文中描绘了主人公近年来生病疲惫,但仍然不放弃对美食的追求。谈及煎茶技艺,赞美了煎茶之法源自西蜀,并强调水声和火候的重要性。传说虽说只需用开水,但茶的独特滋味仍然存在。随后对闽中茶品和北方俚人的茗饮习惯进行了对比,突显了茶文化的多样性。最后,主人公表达了对故乡生活的思念,希望回归家中享受读书和家人煮饭的美好时光。

“不学南方与北方”诗句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复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复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谥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於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後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更多...

“不学南方与北方”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