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空叹嗟”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攀枝空叹嗟”出自哪首诗?

答案:攀枝空叹嗟”出自: 唐代 李羣玉 《桂州经佳人故居琪树》,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pān zhī kōng tàn jiē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平

问题2:“攀枝空叹嗟”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攀枝空叹嗟”的上一句是: 种树人何在 , 诗句拼音为:chóng shù rén hé zài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平

问题3:“攀枝空叹嗟”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攀枝空叹嗟”的下一句是: 人无重见日 , 诗句拼音为: rén wú chóng jiàn rì ,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攀枝空叹嗟”全诗

桂州经佳人故居琪树 (guì zhōu jīng jiā rén gù jū qí shù)

朝代:唐    作者: 李羣玉

种树人何在,攀枝空叹嗟
人无重见日,树有每年花。
满院雀声莫,半庭春景斜。
东风不知恨,徧地落余霞。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chóng shù rén hé zài , pān zhī kōng tàn jiē 。
rén wú chóng jiàn rì , shù yǒu měi nián huā 。
mǎn yuàn què shēng mò , bàn tíng chūn jǐng xié 。
dōng fēng bù zhī hèn , biàn dì luò yú xiá 。

“攀枝空叹嗟”繁体原文

桂州經佳人故居琪樹

種樹人何在,攀枝空歎嗟。
人無重見日,樹有每年花。
滿院雀聲莫,半庭春景斜。
東風不知恨,徧地落餘霞。

“攀枝空叹嗟”韵律对照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种树人何在,攀枝空叹嗟。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人无重见日,树有每年花。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满院雀声莫,半庭春景斜。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东风不知恨,徧地落余霞。

“攀枝空叹嗟”全诗注音

chóng shù rén hé zài , pān zhī kōng tàn jiē 。

种树人何在,攀枝空叹嗟。

rén wú chóng jiàn rì , shù yǒu měi nián huā 。

人无重见日,树有每年花。

mǎn yuàn què shēng mò , bàn tíng chūn jǐng xié 。

满院雀声莫,半庭春景斜。

dōng fēng bù zhī hèn , biàn dì luò yú xiá 。

东风不知恨,徧地落余霞。

“攀枝空叹嗟”全诗翻译

译文:
种树的人在哪里,攀爬树枝只能空叹嗟。
人无法重复看到同一天,而树却每年都开花。
院子里充满了鸟儿的鸣叫声,春天的景色斜斜地铺满了半个庭院。
东风不知道人们的烦恼,它无所畏惧地吹散了遍地余晖。

“攀枝空叹嗟”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诗是李羣玉的《桂州经佳人故居琪树》。诗人以一棵琪树为线索,抒发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表达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自然的循环变化。
首节写诗人攀枝寻找种树人,但却空空如也,只能叹息。这里通过描写种树人的缺席,反映出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接着,诗人表现了时间的流转,人虽然不能重见故人,但琪树却每年都开花,展现了自然的生命力和不断循环的变化。
第三节,诗人描写满院的雀声和半庭的斜阳,勾画出了春天的生机和景色,但又点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最后一节,诗人以东风落霞的意象,象征了时间的流逝,情感的凋零。东风不知恨,意味着自然不会因人的感情而停滞不前,生活会继续。

“攀枝空叹嗟”诗句作者李羣玉介绍:

李羣玉,字文山,[澧]沣州人。性旷逸,赴举一上而止,惟以吟咏自适。裴休观察湖南,延致之。及爲相,以诗论荐,授弘文馆校书郎。未几,乞假归卒。集三卷,後集五卷,今编诗三卷。更多...

“攀枝空叹嗟”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