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说无心已自痴”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欲说无心已自痴”出自哪首诗?

答案:欲说无心已自痴”出自: 宋代 沈辽 《答林夫五颂次元韵 其一》,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yù shuō wú xīn yǐ zì chī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问题2:“欲说无心已自痴”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欲说无心已自痴”的上一句是: 无心难与有心期 , 诗句拼音为:wú xīn nán yǔ yǒu xīn qī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问题3:“欲说无心已自痴”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欲说无心已自痴”的下一句是: 会得金刚本来性 , 诗句拼音为: huì dé jīn gāng běn lái xìng ,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欲说无心已自痴”全诗

答林夫五颂次元韵 其一 (dá lín fū wǔ sòng cì yuán yùn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沈辽

无心难与有心期,欲说无心已自痴
会得金刚本来性,此人与我合先知。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wú xīn nán yǔ yǒu xīn qī , yù shuō wú xīn yǐ zì chī 。
huì dé jīn gāng běn lái xìng , cǐ rén yǔ wǒ hé xiān zhī 。

“欲说无心已自痴”繁体原文

答林夫五頌次元韻 其一

無心難與有心期,欲說無心已自癡。
會得金剛本來性,此人與我合先知。

“欲说无心已自痴”韵律对照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无心难与有心期,欲说无心已自痴。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会得金刚本来性,此人与我合先知。

“欲说无心已自痴”全诗注音

wú xīn nán yǔ yǒu xīn qī , yù shuō wú xīn yǐ zì chī 。

无心难与有心期,欲说无心已自痴。

huì dé jīn gāng běn lái xìng , cǐ rén yǔ wǒ hé xiān zhī 。

会得金刚本来性,此人与我合先知。

“欲说无心已自痴”全诗翻译

译文:
无心难以与有心的期望相符,欲表达无心之意已经自愧不如。
能够领悟金刚本来的性质,这个人与我心意相合,早已心知肚明。



总结:

这句古文表达了一个人无心回应他人期望,但内心愧疚无能为力;然而,他却能够洞悉某人真实的本性,并与对方心意相通。

“欲说无心已自痴”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诗是沈辽的《答林夫五颂次元韵 其一》,以深刻的禅宗哲理为基础,表达了诗人对于心性、悟性和领悟的思考。诗中,诗人以巧妙的语言表达了无心与有心的对比。无心代表了纯粹的本性,没有外界杂念的状态,而有心则意味着被世俗纷扰所困扰的状态。诗人在表达“欲说无心已自痴”的时候,强调了无心状态的难以言表,因为它已经达到了一种极致的纯净和超越。
诗中还提到了“金刚本来性”,这是佛教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每个人天生的本性,如同坚硬不可磨灭的金刚。诗人似乎在这里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即只有认识到自己的本来性,才能真正领悟生命的真谛。
最后两句“此人与我合先知”,可能是指在禅宗修行中,与悟性相合的人能够互相认知和理解。这也强调了心灵的共鸣和对内心真正理解的珍贵。

“欲说无心已自痴”诗句作者沈辽介绍:

沈辽(一○三二~一○八五),字叡达,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遘弟。初以兄任监寿州酒税,迁监内藏库。神宗熙宁初,爲审官西院主簿,出监明州市舶司,迁太常寺奉礼郎,改监杭州军资库,摄华亭县事。曾爲人书裙带,转辗爲神宗所见,以爲失去士大夫顾藉,御史遂劾以他事,削职爲民,流放永州(《按麈余话》卷一)。後遇赦徙池州,遂筑室秋浦齐山,名曰云巢。元丰八年卒,年五十四(《沈氏三先生文集》卷八《沈叡达墓志铭》)。与从叔沈括、兄遘,合称沈氏三先生。所着有《云巢编》二十卷(今本十卷)。《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沈辽诗,现有六卷,共四百七十一首,另有四首有题无诗,颇多散佚。本诗集,以浙江省图书馆藏明覆宋本《沈氏三先生集·云巢编》(即前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本,简称宋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康熙戊戌吴允嘉校刻、光绪丙申浙江书局重刊本(简称浙局本)及《宋文监》、《永乐大典》、《宋诗纪事》等。另从《宝真斋法书赞》辑得异文甚多的《昭君操》一首,附於卷末。更多...

“欲说无心已自痴”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