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泊知吾道”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淹泊知吾道”出自哪首诗?

答案:淹泊知吾道”出自: 宋代 张耒 《幽草二首 其二》,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yān bó zhī wú dào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

问题2:“淹泊知吾道”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淹泊知吾道”的上一句是: 寒树鸟啼清 , 诗句拼音为: hán shù niǎo tí qīng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

问题3:“淹泊知吾道”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淹泊知吾道”的下一句是: 幽居见物情 , 诗句拼音为: yōu jū jiàn wù qíng ,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淹泊知吾道”全诗

幽草二首 其二 (yōu cǎo èr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张耒

衰草已无頼,秋花只强名。
雨园蛩响细,寒树鸟啼清。
淹泊知吾道,幽居见物情。
唯应有邻叟,足雨问农耕。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shuāi cǎo yǐ wú lài , qiū huā zhī qiáng míng 。
yǔ yuán qióng xiǎng xì , hán shù niǎo tí qīng 。
yān bó zhī wú dào , yōu jū jiàn wù qíng 。
wéi yīng yǒu lín sǒu , zú yǔ wèn nóng gēng 。

“淹泊知吾道”繁体原文

幽草二首 其二

衰草已無頼,秋花只强名。
雨園蛩響細,寒樹鳥啼清。
淹泊知吾道,幽居見物情。
唯應有鄰叟,足雨問農耕。

“淹泊知吾道”韵律对照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衰草已无頼,秋花只强名。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雨园蛩响细,寒树鸟啼清。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淹泊知吾道,幽居见物情。

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唯应有邻叟,足雨问农耕。

“淹泊知吾道”全诗注音

shuāi cǎo yǐ wú lài , qiū huā zhī qiáng míng 。

衰草已无頼,秋花只强名。

yǔ yuán qióng xiǎng xì , hán shù niǎo tí qīng 。

雨园蛩响细,寒树鸟啼清。

yān bó zhī wú dào , yōu jū jiàn wù qíng 。

淹泊知吾道,幽居见物情。

wéi yīng yǒu lín sǒu , zú yǔ wèn nóng gēng 。

唯应有邻叟,足雨问农耕。

“淹泊知吾道”全诗翻译

译文:
衰弱的草已经没有依靠,秋天的花只能勉强保留一点名气。
雨水滋润着园中,蛩虫的鸣叫声细腻动听,寒冷的树林里鸟儿清脆啼鸣。
淹泊在外让我懂得了人生的道理,幽居中我看透了世间百态。
只有和隔邻的老者相处,他足智多谋,我向他请教雨水如何滋润农田耕作的问题。
总结:诗人在寂静的秋季景色中,观察着衰败的草木和勉强绽放的花朵,感慨人生的无常与脆弱。他身处淹泊之地,领悟了人生的道理,隐居在幽静之地,洞察了世间百态。唯有与隔邻的老者交谈,他从老者那里学到了关于农耕的知识。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淹泊知吾道”总结赏析

赏析:这是张耒的《幽草二首其二》。诗人通过描写衰草、秋花、雨园、寒树、淹泊、幽居等景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慨和内心的思考。
首先,诗中的“衰草已无頼,秋花只强名”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迁。衰草已经没有了依赖,而秋花却在努力保持自己的名声,这可以被视为对人生无常和努力追求的思考。
其次,诗中的“雨园蛩响细,寒树鸟啼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雨后的园子里蛩虫细微的鸣叫和寒树上鸟儿清脆的啼鸣,这些细节增强了诗歌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了深秋的宁静和清新。
接着,诗中的“淹泊知吾道,幽居见物情”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生活方式的思考。淹泊的生活让诗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道路,而幽居则让他更加敏锐地观察周围的事物,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领悟。
最后,诗中提到“唯应有邻叟,足雨问农耕”,强调了邻里关系和农耕生活的重要性。这可以被理解为诗人对于朴实、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的推崇。

“淹泊知吾道”诗句作者张耒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於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历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佑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复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复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更多...

“淹泊知吾道”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