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外灵通”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形体外灵通”出自哪首诗?

答案:形体外灵通”出自: 宋代 释印肃 《偈颂三十首 其一五》,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xíng tǐ wài líng tōng ,诗句平仄: 平仄仄平平

问题2:“形体外灵通”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形体外灵通”的上一句是: 若离一切相 , 诗句拼音为: ruò lí yī qiè xiāng ,诗句平仄: 平仄仄平平

问题3:“形体外灵通”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形体外灵通”的下一句是: 左右逢其源 , 诗句拼音为: zuǒ yòu féng qí yuán ,诗句平仄:仄仄平○平

“形体外灵通”全诗

偈颂三十首 其一五 (jì sòng sān shí shǒu qí yī wǔ)

朝代:宋    作者: 释印肃

众生本是佛,悟了一体同。
若人不达本,逐末走西东。
君子当务本,本立佛性同。
通一万事毕,终不被尘笼。
非尘体不动,本实理含融。
先天唯此物,今古学无踪。
难了意在处,塞顽空色空。
本无有指,妄言色空。
若得妄消歇,真体者何穷。
真体非形相,不离形相中。
幻质皆虚僞,大智发於中。
幻尽觉圆满,心光寥廓通。
此通无对待,天地在其中。
森罗并万像,影现一镜中。
镜中实我体,寂湛印倥侗。
若能同道者,与理本相同。
唯守性清浄,眼耳若盲聋。
情忘兼想尽,忽觉己身空。
自了本无物,强以道言通。
此法滞诸学,皆幻质相容。
若离一切相,形体外灵通
左右逢其源,烦不入胸中。
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
眷属犹如梦,非冤不遇逢。
如今儿女者,皆再来祖宗。
一根来复去,如观桑叶同。
本树何曾动,凋叶有来冬。
叶落明年发,根深不怕风。
但能勤力护,勿使火兼虫。
毁坏本根者,万劫堕贫穷。
如今忧生死,犹如颠哭空。
不知空本无,如翳生眼中。
眼明虽说实,不可顺盲聋。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
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
仄○仄仄仄,仄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仄仄仄平○。
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仄仄,平仄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zhòng shēng běn shì fó , wù le yī tǐ tóng 。
ruò rén bù dá běn , zhú mò zǒu xī dōng 。
jūn zǐ dāng wù běn , běn lì fó xìng tóng 。
tōng yī wàn shì bì , zhōng bù bèi chén lóng 。
fēi chén tǐ bù dòng , běn shí lǐ hán róng 。
xiān tiān wéi cǐ wù , jīn gǔ xué wú zōng 。
nán le yì zài chù , sāi wán kōng sè kōng 。
běn wú yǒu zhǐ , wàng yán sè kōng 。
ruò dé wàng xiāo xiē , zhēn tǐ zhě hé qióng 。
zhēn tǐ fēi xíng xiāng , bù lí xíng xiāng zhòng 。
huàn zhì jiē xū wěi , dà zhì fā wū zhōng 。
huàn jìn jué yuán mǎn , xīn guāng liáo kuò tōng 。
cǐ tōng wú duì dài , tiān dì zài qí zhōng 。
sēn luó bìng wàn xiàng , yǐng xiàn yī jìng zhōng 。
jìng zhōng shí wǒ tǐ , jì zhàn yìn kǒng dòng 。
ruò néng tóng dào zhě , yǔ lǐ běn xiàng tóng 。
wéi shǒu xìng qīng jìng , yǎn ěr ruò máng lóng 。
qíng wàng jiān xiǎng jìn , hū jué jǐ shēn kōng 。
zì le běn wú wù , qiáng yǐ dào yán tōng 。
cǐ fǎ zhì zhū xué , jiē huàn zhì xiāng róng 。
ruò lí yī qiè xiāng , xíng tǐ wài líng tōng 。
zuǒ yòu féng qí yuán , fán bù rù xiōng zhōng 。
wǒ shàng bù kě dé , fēi wǒ hé kě dé 。
juàn shǔ yóu rú mèng , fēi yuān bù yù féng 。
rú jīn ér nǚ zhě , jiē zài lái zǔ zōng 。
yī gēn lái fù qù , rú guān sāng yè tóng 。
běn shù hé zēng dòng , diāo yè yǒu lái dōng 。
yè luò míng nián fā , gēn shēn bù pà fēng 。
dàn néng qín lì hù , wù shǐ huǒ jiān chóng 。
huǐ huài běn gēn zhě , wàn jié duò pín qióng 。
rú jīn yōu shēng sǐ , yóu rú diān kū kōng 。
bù zhī kōng běn wú , rú yì shēng yǎn zhōng 。
yǎn míng suī shuō shí , bù kě shùn máng lóng 。

“形体外灵通”繁体原文

偈頌三十首 其一五

眾生本是佛,悟了一體同。
若人不達本,逐末走西東。
君子當務本,本立佛性同。
通一萬事畢,終不被塵籠。
非塵體不動,本實理含融。
先天唯此物,今古學無蹤。
難了意在處,塞頑空色空。
本無有指,妄言色空。
若得妄消歇,真體者何窮。
真體非形相,不離形相中。
幻質皆虛僞,大智發於中。
幻盡覺圓滿,心光寥廓通。
此通無對待,天地在其中。
森羅并萬像,影現一鏡中。
鏡中實我體,寂湛印倥侗。
若能同道者,與理本相同。
唯守性清浄,眼耳若盲聾。
情忘兼想盡,忽覺己身空。
自了本無物,强以道言通。
此法滯諸學,皆幻質相容。
若離一切相,形體外靈通。
左右逢其源,煩不入胸中。
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
眷屬猶如夢,非冤不遇逢。
如今兒女者,皆再來祖宗。
一根來復去,如觀桑葉同。
本樹何曾動,凋葉有來冬。
葉落明年發,根深不怕風。
但能勤力護,勿使火兼蟲。
毀壞本根者,萬劫墮貧窮。
如今憂生死,猶如顛哭空。
不知空本無,如翳生眼中。
眼明雖說實,不可順盲聾。

“形体外灵通”韵律对照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
众生本是佛,悟了一体同。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若人不达本,逐末走西东。

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
君子当务本,本立佛性同。

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
通一万事毕,终不被尘笼。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非尘体不动,本实理含融。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先天唯此物,今古学无踪。

○○仄仄仄,仄平○仄○。
难了意在处,塞顽空色空。

仄平仄仄,仄平仄○。
本无有指,妄言色空。

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若得妄消歇,真体者何穷。

平仄平平○,仄○平○○。
真体非形相,不离形相中。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幻质皆虚僞,大智发於中。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幻尽觉圆满,心光寥廓通。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此通无对待,天地在其中。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
森罗并万像,影现一镜中。

仄○仄仄仄,仄仄仄平○。
镜中实我体,寂湛印倥侗。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若能同道者,与理本相同。

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唯守性清浄,眼耳若盲聋。

平仄○仄仄,仄仄仄平○。
情忘兼想尽,忽觉己身空。

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自了本无物,强以道言通。

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
此法滞诸学,皆幻质相容。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若离一切相,形体外灵通。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左右逢其源,烦不入胸中。

仄仄仄仄仄,平仄平仄仄。
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眷属犹如梦,非冤不遇逢。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
如今儿女者,皆再来祖宗。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一根来复去,如观桑叶同。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本树何曾动,凋叶有来冬。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叶落明年发,根深不怕风。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但能勤力护,勿使火兼虫。

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毁坏本根者,万劫堕贫穷。

○平平平仄,○○平仄○。
如今忧生死,犹如颠哭空。

仄平○仄平,○仄平仄○。
不知空本无,如翳生眼中。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眼明虽说实,不可顺盲聋。

“形体外灵通”全诗注音

zhòng shēng běn shì fó , wù le yī tǐ tóng 。

众生本是佛,悟了一体同。

ruò rén bù dá běn , zhú mò zǒu xī dōng 。

若人不达本,逐末走西东。

jūn zǐ dāng wù běn , běn lì fó xìng tóng 。

君子当务本,本立佛性同。

tōng yī wàn shì bì , zhōng bù bèi chén lóng 。

通一万事毕,终不被尘笼。

fēi chén tǐ bù dòng , běn shí lǐ hán róng 。

非尘体不动,本实理含融。

xiān tiān wéi cǐ wù , jīn gǔ xué wú zōng 。

先天唯此物,今古学无踪。

nán le yì zài chù , sāi wán kōng sè kōng 。

难了意在处,塞顽空色空。

běn wú yǒu zhǐ , wàng yán sè kōng 。

本无有指,妄言色空。

ruò dé wàng xiāo xiē , zhēn tǐ zhě hé qióng 。

若得妄消歇,真体者何穷。

zhēn tǐ fēi xíng xiāng , bù lí xíng xiāng zhòng 。

真体非形相,不离形相中。

huàn zhì jiē xū wěi , dà zhì fā wū zhōng 。

幻质皆虚僞,大智发於中。

huàn jìn jué yuán mǎn , xīn guāng liáo kuò tōng 。

幻尽觉圆满,心光寥廓通。

cǐ tōng wú duì dài , tiān dì zài qí zhōng 。

此通无对待,天地在其中。

sēn luó bìng wàn xiàng , yǐng xiàn yī jìng zhōng 。

森罗并万像,影现一镜中。

jìng zhōng shí wǒ tǐ , jì zhàn yìn kǒng dòng 。

镜中实我体,寂湛印倥侗。

ruò néng tóng dào zhě , yǔ lǐ běn xiàng tóng 。

若能同道者,与理本相同。

wéi shǒu xìng qīng jìng , yǎn ěr ruò máng lóng 。

唯守性清浄,眼耳若盲聋。

qíng wàng jiān xiǎng jìn , hū jué jǐ shēn kōng 。

情忘兼想尽,忽觉己身空。

zì le běn wú wù , qiáng yǐ dào yán tōng 。

自了本无物,强以道言通。

cǐ fǎ zhì zhū xué , jiē huàn zhì xiāng róng 。

此法滞诸学,皆幻质相容。

ruò lí yī qiè xiāng , xíng tǐ wài líng tōng 。

若离一切相,形体外灵通。

zuǒ yòu féng qí yuán , fán bù rù xiōng zhōng 。

左右逢其源,烦不入胸中。

wǒ shàng bù kě dé , fēi wǒ hé kě dé 。

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

juàn shǔ yóu rú mèng , fēi yuān bù yù féng 。

眷属犹如梦,非冤不遇逢。

rú jīn ér nǚ zhě , jiē zài lái zǔ zōng 。

如今儿女者,皆再来祖宗。

yī gēn lái fù qù , rú guān sāng yè tóng 。

一根来复去,如观桑叶同。

běn shù hé zēng dòng , diāo yè yǒu lái dōng 。

本树何曾动,凋叶有来冬。

yè luò míng nián fā , gēn shēn bù pà fēng 。

叶落明年发,根深不怕风。

dàn néng qín lì hù , wù shǐ huǒ jiān chóng 。

但能勤力护,勿使火兼虫。

huǐ huài běn gēn zhě , wàn jié duò pín qióng 。

毁坏本根者,万劫堕贫穷。

rú jīn yōu shēng sǐ , yóu rú diān kū kōng 。

如今忧生死,犹如颠哭空。

bù zhī kōng běn wú , rú yì shēng yǎn zhōng 。

不知空本无,如翳生眼中。

yǎn míng suī shuō shí , bù kě shùn máng lóng 。

眼明虽说实,不可顺盲聋。

“形体外灵通”全诗翻译

译文:

众生本来就是佛,悟悟了之后就会发现彼此都是一体的。如果人不能觉悟本质,就会追求表面的东西,徒劳地在西东奔波。君子应当专注于本质,树立起佛性相通的觉悟。通晓万事后,最终不会被尘俗所困扰。
世间的一切物质都是尘土,只有本质的真理能包容融合万物。先天的真理只有这样的存在,古今学者都找不到它的踪迹。难以理解的境界在于其所在之处,不可言说的真空中。本质无法用言语来指示,妄语只是对表面现象的妄执。如果能消除妄执,那么真正的本体就不会有穷尽。
真正的本体并非受制于形相,却不脱离形相的存在。幻象的质体都是虚假的,只有伟大的智慧才能从中领悟出真理。当幻象尽头时,觉悟就达到了圆满,心中的光明广阔无限。这种觉悟没有对待之分,天地宇宙就在其中显现。众多的影像都显现在这一面镜子中,镜中实在是我的本体,寂静而纯净。
如果能够与道相同,那么本体与理就是一致的。只有守持本性清净,对外界的事物就如同眼耳无感。情绪和杂念完全消失,突然觉察自己的身体为空虚。悟到本体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实质,才能用言辞表达通达的道理。这种法则无法被各种学说所阐释,因为它能容纳一切幻象的特性。只有离开一切形相,本体在形体之外才能灵通。
左右逢源,不被纷扰入心头。即便我自己都无法把握,何况别人能得到我呢?亲人朋友犹如梦幻一般,如果没有仇恨的牵绊,就不会再次相逢。今生的儿女都是祖宗的再世,就像一根树枝来回生长,就像观察桑树的叶子变化一样。本体树干从未动过,凋落的叶子又会在来年重新发芽,树根深埋地下,不惧怕风雨。只要勤劳地保护本源,不让火灾和虫害侵扰,否则会经历万劫贫穷的命运。
如今我们对于生死非常忧虑,就像颠倒的哭泣一样是空虚的。其实并没有真正的生死,这就像有翳的眼睛产生了幻象。即使眼睛看到的是真实的,也不能随意顺从盲目聋哑的认识。

“形体外灵通”诗句作者释印肃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於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更多...

“形体外灵通”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