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全宋诗 >诗词名句 > 送玉面狸 > 未问豺狼问此翁

“未问豺狼问此翁”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未问豺狼问此翁”出自哪首诗?

答案:未问豺狼问此翁”出自: 宋代 苏轼 《送玉面狸》,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wèi wèn chái láng wèn cǐ wēng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问题2:“未问豺狼问此翁”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未问豺狼问此翁”的上一句是: 长缨俘献埋轮使 , 诗句拼音为: cháng yīng fú xiàn mái lún shǐ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问题3:“未问豺狼问此翁”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下一句,“未问豺狼问此翁”已经是最后一句了。

“未问豺狼问此翁”全诗

送玉面狸 (sòng yù miàn lí)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北距飞狐信未通,夜来缚到藁街东。
千年妖幻谁家妇,一国蒙茸亡是公。
丘首可怜迷故土,帝羓空用起腥风。
长缨俘献埋轮使,未问豺狼问此翁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běi jù fēi hú xìn wèi tōng , yè lái fù dào gǎo jiē dōng 。
qiān nián yāo huàn shuí jiā fù , yī guó méng róng wáng shì gōng 。
qiū shǒu kě lián mí gù tǔ , dì bā kōng yòng qǐ xīng fēng 。
cháng yīng fú xiàn mái lún shǐ , wèi wèn chái láng wèn cǐ wēng 。

“未问豺狼问此翁”繁体原文

送玉面貍

北距飛狐信未通,夜來縛到藁街東。
千年妖幻誰家婦,一國蒙茸亡是公。
丘首可憐迷故土,帝羓空用起腥風。
長纓俘獻埋輪使,未問豺狼問此翁。

“未问豺狼问此翁”韵律对照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北距飞狐信未通,夜来缚到藁街东。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千年妖幻谁家妇,一国蒙茸亡是公。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丘首可怜迷故土,帝羓空用起腥风。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长缨俘献埋轮使,未问豺狼问此翁。

“未问豺狼问此翁”全诗注音

běi jù fēi hú xìn wèi tōng , yè lái fù dào gǎo jiē dōng 。

北距飞狐信未通,夜来缚到藁街东。

qiān nián yāo huàn shuí jiā fù , yī guó méng róng wáng shì gōng 。

千年妖幻谁家妇,一国蒙茸亡是公。

qiū shǒu kě lián mí gù tǔ , dì bā kōng yòng qǐ xīng fēng 。

丘首可怜迷故土,帝羓空用起腥风。

cháng yīng fú xiàn mái lún shǐ , wèi wèn chái láng wèn cǐ wēng 。

长缨俘献埋轮使,未问豺狼问此翁。

“未问豺狼问此翁”全诗翻译

译文:
北方距离飞狐的消息还没有传来,夜晚来了却被缚在藁街的东边。
千年的妖幻归属于谁家的女子,一国的繁华沦为了公共所有。
丘首(指地名)可怜地迷失在了故土之中,帝羓(也指地名)却空自使用起狂暴的风。
长缨俘献的行动埋葬了使者的轮回,却没有问豺狼,只问了这位翁(长者)。
总结:这段古文描绘了北方飞狐消息不通,夜晚被缚在藁街东边的情景。其中谈及千年的妖幻归属问题,以及一个国家的繁华沦为公共所有。丘首和帝羓分别象征着特定的地名,丘首可怜迷失,帝羓却自作主张引起狂暴的风。长缨俘献的行为埋葬了使者的轮回,然而豺狼并未被问及,只有这位长者受到询问。整体描绘了动荡和纷争的时代氛围。

“未问豺狼问此翁”诗句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於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於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谥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乾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後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佑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更多...

“未问豺狼问此翁”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