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派问归程”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天派问归程”出自哪首诗?

答案:天派问归程”出自: 宋代 释重显 《同于秘丞赋瀑泉》,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tiān pài wèn guī chéng ,诗句平仄: 平仄仄平平

问题2:“天派问归程”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天派问归程”的上一句是: 灵槎如可泛 , 诗句拼音为: líng chá rú kě fàn ,诗句平仄: 平仄仄平平

问题3:“天派问归程”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下一句,“天派问归程”已经是最后一句了。

“天派问归程”全诗

同于秘丞赋瀑泉 (tóng yú mì chéng fù pù quán)

朝代:宋    作者: 释重显

大禹不知凿,来源亦自成。
色应邻衆白,声合让孤清。
远势曾吞海,飞流未喷鲸。
灵槎如可泛,天派问归程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dà yǔ bù zhī záo , lái yuán yì zì chéng 。
sè yìng lín zhòng bái , shēng hé ràng gū qīng 。
yuǎn shì céng tūn hǎi , fēi liú wèi pēn jīng 。
líng chá rú kě fàn , tiān pài wèn guī chéng 。

“天派问归程”繁体原文

同于秘丞賦瀑泉

大禹不知鑿,來源亦自成。
色應鄰衆白,聲合讓孤清。
遠勢曾吞海,飛流未噴鯨。
靈槎如可泛,天派問歸程。

“天派问归程”韵律对照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大禹不知凿,来源亦自成。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色应邻衆白,声合让孤清。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远势曾吞海,飞流未喷鲸。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灵槎如可泛,天派问归程。

“天派问归程”全诗注音

dà yǔ bù zhī záo , lái yuán yì zì chéng 。

大禹不知凿,来源亦自成。

sè yìng lín zhòng bái , shēng hé ràng gū qīng 。

色应邻衆白,声合让孤清。

yuǎn shì céng tūn hǎi , fēi liú wèi pēn jīng 。

远势曾吞海,飞流未喷鲸。

líng chá rú kě fàn , tiān pài wèn guī chéng 。

灵槎如可泛,天派问归程。

“天派问归程”全诗翻译

译文:
大禹不知凿,来源亦自成。
大禹不知道他凿开的渠道,渠道的源头也是自然形成的。
色应邻众白,声合让孤清。
水的颜色与周围的白色相应,声音的和谐让孤独感觉纯净。
远势曾吞海,飞流未喷鲸。
水的势头曾经吞没过海洋,奔流未达到喷发鲸的地步。
灵槎如可泛,天派问归程。
灵槎船若能漂浮其上,天空会派遣人问它的归程。



总结:

这首诗以大禹治水为背景,描绘了大禹开凿渠道、水的特性以及灵槎船的形象。通过对自然与人的互动的描绘,表达了水的壮丽和奇妙,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天派问归程”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诗《同于秘丞赋瀑泉》是由释重显创作的,通过描写瀑泉的景致,表达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生命的不竭。诗人以巧妙的语言和比喻,展示了瀑泉的美丽和神奇之处。
首先,诗中提到大禹不知凿,来源亦自成,这句话意味着瀑泉的形成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人工干预。这强调了大自然的伟力和自发性。
接着,诗人描述了瀑泉的色彩和声音。白色的瀑布与清澈的声音相得益彰,形成了和谐的画面,表现了自然之美。
然后,诗中提到远处的瀑布势头强大,曾吞没过海洋,但却没有喷起鲸鱼。这一描写增加了瀑泉的神秘感和力量感。
最后,诗人提到瀑泉宛如一艘可以泛舟的灵槎,仿佛是上天派遣的仙舟,引人想象瀑泉的源头,寻找归程。

“天派问归程”诗句作者释重显介绍:

释重显(九八○~一○五二),字隐之,俗姓李,号明觉大师,遂宁(今属四川)人。早年於益州普安寺出家,以释仁铣爲师。出游荆渚间,又北游至复州,从北塔祚禅师学五年。真宗天禧中至灵隐(《三宝赞》自序),滞留数年,後主明州雪窦寺。仁宗皇佑四年卒,年七十三。有《祖英集》两卷、《瀑泉集》、《拈古集》各一卷。《禅林僧宝传》卷一一有传。 重显诗,据《四部丛刊续编》影印铁琴铜剑楼藏宋刊本《祖英集》、《颂古集》爲底本。《祖英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颂古集》校以元至正二年大明寺住持释海岛刊本(简称元刊本),编爲三卷。更多...

“天派问归程”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