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ī āi shī sān shǒu · qí sān
七哀诗三首·其三 🔈

朝代:魏晋 (wèi jìn)    作者: 王粲 (wáng càn)

边城使心悲,昔吾亲更之。
冰雪截肌肤,风飘无止期。
百里不见人,草木谁当迟。
登城望亭燧,翩翩飞戍旗。
行者不顾反,出门与家辞。
子弟多俘虏,哭泣无已时。
天下尽乐土,何为久留兹。
蓼虫不知辛,去来勿与谘。

biān chéng shǐ xīn bēi , xī wú qīn gèng zhī 。
bīng xuě jié jī fū , fēng piāo wú zhǐ qī 。
bǎi lǐ bù jiàn rén , cǎo mù shuí dāng chí 。
dēng chéng wàng tíng suì , piān piān fēi shù qí 。
xíng zhě bù gù fǎn , chū mén yǔ jiā cí 。
zǐ dì duō fú lǔ , kū qì wú yǐ shí 。
tiān xià jìn lè tǔ , hé wèi jiǔ liú zī 。
liǎo chóng bù zhī xīn , qù lái wù yǔ zī 。

战争 愁苦 哀思

韵律对照 收起韵律 注音对照 收起注音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边城的荒凉使人悲伤,过去我就曾经到过这个地方。
冰雪象刀一样割裂皮肤。大风刮得就没有停止的时候。
方圆百里不见人烟,草木茂盛却没有人来管理?
登上城楼遥望烽火台,只见满城飘动的都是猎猎招展的战旗。
行军的人不准备再返回家园.出门时就已经与家人作了长别。
几个孩子都已经被敌方俘虏了,我们为此已经哭了好长时间。
天下可供安居乐业的地方很多,何苦一直在这个地方呆下去呢?
这就象蓼草上的虫子长期吃辣一样,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请不要与我们再谈离开边城的事。

注释:
更(gēng):经历。
截:截取,引申为冻伤。
当迟:胆敢迟缓。
亭燧(suì):古代筑在边境上的烽火亭,用作侦伺和举火报警。
翩翩飞戍旗:戍边的旗子翩翩起飞。
行者:逃难的人。
反,同“返”,返回。
乐土:安乐的地方。见《诗经·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兹(zī):此,这里。
蓼(liǎo)虫:吃惯了蓼(一种有辣昧的草)的虫子已经不感到蓼是辣的了,比喻人为了所好就会不辞辛苦。蓼:水蓼,植物名,味辛辣。
谘(zī):同“咨”。征询,商议。


赏析:

  “边城使心悲,昔吾亲更之。”起句一开始诗人就为使人心悲的边城慨然长叹,充满了辛酸凄怆。诗篇开门见山点明题意,这在古诗和古乐府中是几乎看不到的。“悲”字是这首诗的诗眼,统摄全诗,也是此诗主意所在。接着,诗人申述了边地使人悲的情景。

  首先写边地严寒、人稀、荒芜。“冰雪截肌肤,风飘无止期。”冰雪像刀子一样割着人的肌肤,大风从来没有停止过。这是冰、雪、风肆虐逞威之地,不寒而栗。“百里不见人,草木谁当迟?”这设问,十分沉痛,答案不言自喻。

  其次写战争给边地人民带来的痛苦。登城远望烽火台,只见边防驻军的战旗在朔风中纷纷飘扬、摇曳、戒备森严,气氛紧张。出征之人,一去不再回头,不思返归。留下的人,多被敌军俘虏,没完没了地哭泣。可见边地人民遭受敌军蹂躏之惨,苦难之深。从征者一去不返,留下的多被俘虏,这是造成“百里不见人”的主要原因。恶劣的自然环境,不停的残酷战争,使边地人民痛苦不堪。

  最后四句写诗人的愤激之情和怅然感叹。“天下尽乐土,何为久留兹?”这一反诘句流露了诗人强烈的哀怨情绪,表现了诗人对边地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关切。“蓼虫不知辛,去来忽与谘。”蓼虫喜欢吃苦辣的东西,因此说“不知辛”。这两句是说,那些像蓼虫一样长期吃苦而不知什么叫做苦的人,你和他商谈迁徙的事是没有用的。言外之意,战争使人民习惯了,麻木了。这里凝聚了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悲哀,也流露了诗人对此无能为力的惆怅哀叹的情绪。

  这是一首反映边地战争的写实诗。诗人继承了《诗经》与《楚辞》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深刻地反映了东汉末年边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的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诗中诗人抒写自己久客荆州思乡怀归的感情。内容和诗人著名的《登楼赋》相似。大约同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荆州时的作品。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王粲介绍:🔈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初仕刘表,后归曹操。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三三 (jì sòng yī bǎi sān shí sān shǒu qí sān sān)

朝代:宋    作者: 释居简

薤露凄凉亦可怜,白杨丹旐去翩翩。
哀哀声里无消息,打着南边动北边。

颂古五十三首 其一七 (sòng gǔ wǔ shí sān shǒu qí yī qī)

朝代:宋    作者: 释文礼

薤歌声咽些声长,听得哀哀忽断肠。
依旧红轮西畔没,大千无地着凄凉。

谪崖州过北流鬼门关作(《舆地纪胜》一○四《容州·景物》。又《永乐大典》二三三八及二三四○「梧」字韵两见) (zhé yá zhōu guò běi liú guǐ mén guān zuò 《 yú dì jì shèng 》 yī ○ sì 《 róng zhōu · jǐng wù 》 。 yòu 《 yǒng lè dà diǎn 》 èr sān sān bā jí èr sān sì ○ 「 wú 」 zì yùn liǎng jiàn )

朝代:唐    作者: 李德谷

空(《全唐诗》一二一作杨炎诗,《唐诗纪事》三二同。
第三句「何处在」《舆地纪胜》作「在何处」。
〖周建国云此当为李德裕作,宋初乐史《太平寰宇记·岭南道·容州》已收为李作,比《唐诗纪事》可靠。
〗)。

写景 抒情

挽吴给事三首 其一 (wǎn wú gěi shì sān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朱熹

台省倾群望,江湖去一麾。
语闻三谏切,政有百年思。
不尽云龙会,还寻雾豹期。
谁知七休咏,翻入八哀诗。

动物

五祖自咏(时复生再来)(此诗为後人僞托。) (wǔ zǔ zì yǒng shí fù shēng zài lái cǐ shī wèi hòu rén wěi tuō 。 )

朝代:唐    作者: 弘忍

垂垂白发下青山,七岁归来改旧颜。
人却少年松却老,是非从此落人间。
(《弘治黄州府志》五《人物·仙释》、同上七《艺文·黄梅县》)。

感遇诗三十八首 三十四 (gǎn yù shī sān shí bā shǒu sān shí sì)

朝代:唐    作者: 陈子昂

朔风吹海树,萧条边已秋。
亭上谁家子,哀哀明月楼。
自言幽燕客,结发事远游。
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雠。
避雠至海上,被役此边州。
故乡三千里,辽水复悠悠。
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
何知七十战,白首未封侯。

诗三百三首 二百七十 (shī sān bǎi sān shǒu èr bǎi qī shí)

朝代:唐    作者: 寒山

五言五百篇,七字七十九。
三字二十一,都来六百首。
一例书岩石,自夸云好手。
若能会我诗,真是如来母。

孤鴈三首 其三 (gū yàn sān shǒu qí sān)

朝代:宋    作者: 赵蕃

孤鴈哀哀叫晚洲,水长山远政悠悠。
凶年未必稻粱足,巧中更防罹缴忧。

读赵飞燕外传杂诗七首 其三 (dú zhào fēi yàn wài zhuàn zá shī qī shǒu qí sān)

朝代:宋    作者: 张嵲

魏宫怅望杨花去,汉掖齐歌赤鳯来。
淫蛊到头成底事,荒田野草但堪哀。

崔徽歌 四 (cuī huī gē sì)

朝代:唐    作者: 元稹

吏感徽心关锁开。
(见任渊《山谷诗注》卷九《出礼部试院王才元惠梅花三种皆妙绝戏答三首》注引)(按:以上五题皆据冀勤校《元稹集·外集》卷七《续补》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