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sòng qī shí liù shǒu qí sān bā
偈颂七十六首 其三八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师观 (shì shī guān)

惺惺寂寂是,寂寂惺惺非。
弃却甜桃树,沿山摘醋梨。
如是句中能会得,从教人竞觅玄微。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xīng xīng jì jì shì , jì jì xīng xīng fēi 。
qì què tián táo shù , yán shān zhāi cù lí 。
rú shì jù zhōng néng huì dé , cóng jiào rén jìng mì xuán wēi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惺惺寂寂是,寂寂惺惺非。
察觉到的心思清静,却不是真正的宁静。
弃却甜桃树,沿山摘醋梨。
舍弃了甜美的桃树,而选择沿山采摘酸涩的梨子。
如是句中能会得,从教人竞觅玄微。
从这样的句子中领悟其中的玄微之处,让人去探寻。
全诗表达了一个寓意深远的观念,暗示人生的真谛往往隐藏在平凡之中,需要用心去发现。通过比较“惺惺寂寂”与“寂寂惺惺”,告诫人们要警觉虚妄与真实的区别。随后提到“弃却甜桃树,沿山摘醋梨”,则象征着追求淡泊清静,不为外在诱惑所动,选择内心的平和与清净。最后一句“如是句中能会得,从教人竞觅玄微”,则引导人们在句子中寻找深奥的含义,体悟其中的玄机,进而在生活中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境界。全诗借物抒情,以淡泊、清静为主旨,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于内心修养和人生境界的思索。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师观写的《偈颂七十六首》系列:

还为您找到 2 首名为《偈颂七十六首 其三八》的诗:

本文作者释师观介绍:🔈

释师观(一一四三~一二一七),号月林,俗姓黄,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十四岁,入雪峰山投忠道者出家。年二十四,祝发受戒。谒证老衲於澧州光孝寺,扣可庵然、尤溪印於闽中,又从老衲移住饶州荐福寺。宁宗嘉泰元年(一二○一),住平江府蠡口圣因禅院。後历住平江府承天能仁寺、万寿报恩光孝寺、临安府崇孝显亲寺、开山湖州报因佑慈寺、平江府灵岩山崇报寺、临安府西湖澄翠庵、湖州乌回山密严寺。爲南岳下十七世,大洪证禅师法嗣。嘉定十年卒,年七十五。有德秀编《月林师观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陈贵谦《月林观禅师塔铭》。 释师观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编爲第一卷,以《语录》中单编的颂古、赞、偈颂及辑... 查看更多>>

释师观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