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胡姓的诗人词人列表

  • 伯崇 (hú bǎi chóng)

  • 皓(《全唐诗》卷一○八) (hú hào ( 《 quán táng shī 》 juàn yī ○ bā ))

    按《全唐诗》不言皓预修《三教珠英》,《唐会要》卷三十六所载的二十六人里面也没有皓。可是《珠英集》里选了皓的诗四首,并记载着他的「爵里」是「恭陵丞安定皓」。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犹着录《珠英集》,说「预修书者凡四十七人」,皓应在四十七人数中。

  • 证 (hú zhèng)

    证字启中,河东的。官至检校兵部尚书、广州刺史、充岭南节度使。大和二年卒於任,年七十一。补诗一首。

  • 峤 (hú qiáo)

    峤,宿学雄材,未达,爲耶律德光所虏。北去後,间道复归。

  • 擢 (hú zhuó)

    擢,善画草木花鸟,博学能诗,气韵超迈,飘飘然有凌方外之致。擢常谓其弟曰:「吾诗思若在三峡间闻猿声时。」其高逸如此。(《宣和画谱》十五,参《人名大辞典》)

  • 嘉鄢 (hú jiā yān)

    嘉鄢,天宝初人。诗一首。(《全唐诗》无嘉鄢诗)

  • 运 (hú yùn)

    运,代宗时擢书判萃科。诗一首。(《全唐诗》无运诗,传录《全唐文》卷四五九)

  • 徽 (hú huī)

    徽,後晋时人。(《全唐诗》无徽诗)

  • 君防 (hú jūn fáng)

    君防,字朝宗,连州人。与黄匪躬、邓恂美齐名,歌谣好效李长吉体,着有《蘖川诗集》。後入宋。(《全唐诗》无君防诗)

  • 衍 (hú yǎn)

    衍,号云峰,其先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于後梁。宋初,行医至博罗(今属广东),遂家其地。师白玉蟾。事见《罗浮山志会编》卷五。今录诗二首。

  • 君防 (hú jūn fáng)

    君防,字朝宗,连州(今广东连县)人。与黄匪躬、邓洵美齐名。着有《蘖川诗集》,已佚。清康熙《连州志》卷五、同治《连州志》卷七有传。

  • 旦 (hú dàn)

    旦,字周父,滨州渤海(今山东滨县)人。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九七八)进士(《河间府志》卷二六)。爲将作监丞、通判昇州。迁左拾遗、直史馆。出爲淮南东路转运副...

  • 从义 (hú cóng yì)

    从义,萍乡(今属江西)人。太宗淳化三年(九九二)进士,官员外郎(《江西诗徵》卷五)。

  • 则 (hú zé)

    则(九六三~一○三九),字子正,婺州...侍郎庙碑阴记》)。事见《范文正公集》...公墓志铭》,《宋史》卷二九九有传。 则诗,旧有清嘉庆二十年敬辑《宋正惠公遗文事蹟合录》(又题作《正惠公集》,清钞本,藏南京图书馆)。...

  • 用庄 (hú yòng zhuāng)

    用庄,奉新(今属江西)人。真宗咸平三年(一○○○)进士,官江州通判。事见《江西诗徵》卷五。

共 151 条
胡 · 姓氏介绍

一、姓氏源流
根據《元和姓篡》等史籍記載,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聖君虞舜的媯姓後裔。這樣說來,其姓始祖,應當是三千多年前被周武王封為陳地的公滿了。公滿是虞舜的第三十三代孫,周武王的東床快婿,被封為陳侯。
氏還有兩支源於古代的國名。周代有兩個子國。一個在今河南,是西周初分封的周朝同姓諸侯國。它曾參與以楚國為首的聯軍去攻打吳國,後來又跟隨楚國與吳國作戰,楚國回師途中順便吞併了子國。另一個國是歸姓,周代有異姓諸侯「」國,在安徽阜陽縣。在魯定公時被楚國滅掉。這兩個子國亡國之後,王族子孫都以原國名為姓,又形成兩支氏。
氏中,曾經出現過複姓母氏。母氏這一複姓,得姓于齊宣王之時,距今有兩千四百八十多年的歷史。氏複姓,開始也很盛行。秦時,有太史令母敬,漢時有母生和母班。晉代以後,母複姓漸漸被""這一單字姓氏所代替。由於其後世子孫大多改姓為,使得母複姓所傳日漸減少。這大概是這一母複姓傳之不多,至今仍然為數稀少的原因之一吧。
另外還有兩個來源,其一為鮮卑族複姓所改。據《魏書.官氏誌》所載,南北朝時,北魏有代北複姓「骨氏」(為魏獻帝之兄的姓氏)隨魏孝文帝南遷洛陽後,定居中原,代為漢姓「」氏。另外,據《周書.李遠傳》所載,敕勒有姓。
二、遷徙分佈
至於氏的源地,當然是周初的封地陳國了。即今天的河南省淮陽縣。從此之後,氏以此為源地,其後世子孫逐漸向四處延伸。經過數代的繁衍,先後南達新蔡,北到山西,並成為當時的姓望族。再以後,又由新蔡和山西兩地的姓向其他各地遷居、繁衍,致使遍及了全中國。
氏南遷,始於西晉末年。氏的後代,從中原渡江南下,先遷到安徽,然後又從安徽再遷至福建。最後由福建遷居入臺灣。臺灣的姓,至今已遍及全省。不過,居住較為集中並且人數最多的,則是台南、臺北、彰化和新竹等地。
三、郡望堂號
【堂號】
氏堂號主要是"澹庵堂"。得名是由於宋朝詮所著的《譚安集》。
【郡望】
氏的郡望,在唐朝元和年間以前主要有安定、新蔡(今屬河南)兩處,以後又有弋陽(郡治在今河南潢川)定城、義陽(郡治在今河南信陽市)中州、洛陽、戶縣(今屬陝西)、河東等地。
四、歷史名人
姓始祖,雖然可以追溯到周代的滿文公,可謂淵源久遠。但是氏在早期能夠名垂史冊的,卻並不多見。能數得上的,只有春秋時期的名士衍。他以其大義化解蒲邑之危而名盛於世。除此之外,所知甚少。
然而到了秦漢,氏有極為出色的表現。太史令母敬,作《博學篇》七章,稱為"秦篆"(即後來所稱的小篆);經學家母生,著《春秋公羊傳》。安,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曾在白鹿山聚徒受經,司馬相如便是他的得意門生之一;烈,則是一位出名的好官,他在擔任襄陽太守時,築堤灌園,曾被老百姓歌頌為"譬春之陽,如冬之日。"
唐宋時期,是姓人氏才華橫益、人才輩出的興盛時期。唐代時有詩人曾,宋代教育家安定,經學家安國,學者直等。宋代教育家安定,開創宋代理學的先聲,曾提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的主張,並且把講學分經義和治事兩齋,嚴立學規,以身示範。至於安國,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宋朝在王安石施行新法的時候,曾廢棄先秦時期最為精闢的智慧結晶"春秋三傳",將之摒諸學宮的大門之外。要不是安國的矢志"搶救",今天呈現在國人面前的傳統文化的內容,很可能就是兩樣了。安國對於整個中華文而言,可謂是功高五嶽,難怪他身後會被從祀於孔子廟,千秋萬世受人瞻仰。
元代之後,史學家三省,明時文學家應麟、震亨,清時經學家、地理學家渭,軍事家林翼等,也是氏中名垂千秋的人物。
明代在文化領域較有成就的姓人物有學者居仁、直,伊斯蘭教學者和經師登洲。明末有正言,擅治印、繪畫,與刻工汪楷等合作,改進了彩色套版印刷術。
近現代的姓名人主要有:國民黨右派首領漢民,著名學者適,病理學家、醫學教育家正詳,小說家也頻,中國共產黨總書記耀邦。
廣東潮陽縣著名人士萬洲,任國民政府海陸大元帥,孫中山總統咨政。
現在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锦涛。
其它姓氏诗人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