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 >从小背的古诗《黄鹤楼》是错的?

从小背的古诗《黄鹤楼》是错的?

来源: 诗词知 发表日期:2020年03月08日

现在的黄鹤楼不是古代的黄鹤楼?

湖北黄鹤楼与山西鹳雀楼、江西滕王阁、湖南岳阳楼并称“四大名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距今已有近一千八百年历史。古黄鹤楼“凡三层,计高九丈二尺,加铜顶七尺,共成九九之数”。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孙权始筑夏口故城,“城西临大江,江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 原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黄鹤楼名字的来源还有其它很多传说,但多为后世神话传说,基本不足为信。

唐代开始黄鹤楼就已经很有名,由于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屡废屡建,仅在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

黄鹤楼原址在湖北省武昌蛇山黄鹤矶头,1957年建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于28年后的1985年在距旧址约一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岭上,采用钢筋混凝土建成现在的黄鹤楼。

 

崔颢的名诗《黄鹤楼》被后人篡改了?

一个建筑的成名,要么由于设计宏伟,要么设计精巧,要么特别有文化历史。黄鹤楼主要因为它的文化,中国的四大名楼都是这个原因。历代名士如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等,都来过这里写下过不朽名篇,最有名的恐怕要数崔颢[hào]的《黄鹤楼》。所说诗仙李白上登上了黄鹤楼后,眼前此情此景,诗性大发,刚要吟词一首,看了墙上崔颢的《黄鹤楼》诗

黄鹤楼

——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顿时把刚要出口的诗又给咽了回去,接着又吐出了两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见李白的《》)。后世对崔颢的《黄鹤楼》评价非常之高,被称为“七律第一”,“气格音调,千载独步。”,“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

其实,李白还是写过关于黄鹤楼的诗,都学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在此不讲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因为崔颢的《黄鹤楼》争议比较大,因为评价太高了争议大吗?不是的,我们从小背的《黄鹤楼》是假的!不会吧!是夸张了点,《全唐诗》版的《黄鹤楼 》是这么写的:

 

黄鹤楼

—— 崔颢

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春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主要差别在第一句“昔人已乘黄鹤去”和“昔人已乘白云去”。昔人到底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离去的,是白云还是黄鹤。昔人指的是仙人这个历来没什么异议,既然是仙,乘白云的话首先想到的是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就去了。然后是另一个台词浮上心头,“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在一个万众瞩目的情况下出现, 身披金甲圣衣, 脚踏七彩祥云来娶我!”,er,还是孙悟空。有个词叫“腾云驾雾”,太白金星啥的经常站在云上来来去去。仙人就必须以云为交通工具么?当然不是,仙人的代步工具各种各样,有坐骑为狮子的,有坐骑为象的,有坐骑为鹿的…… 毕竟大家都看过《西游记》。

既然无法从神话中辨别,只能找其它方法了,以“乘白云”为关键词,搜索下全唐诗中,有没有其它唐朝诗写乘白云:

感遇 —— 岑参

昔来唯有秦王女,独自吹萧乘白云

 

三乡驿楼伏覩玄宗望女几山诗小臣斐然有感 —— 刘禹锡

天上忽乘白云去,世间空有秋风词。

 

诗三百三首 六十四 —— 寒山

 苟欲乘白云,曷由生羽翼。  

 

龙兴观金籙建醮 —— 王翰

泰山岩岩兮凌紫氛,中有羣仙兮乘白云

 

再以“乘黄鹤”为关键词,搜索下,如果没有“乘黄鹤”的诗句,那基本就是以“乘白云”为准了。搜了下还真有一首,诗仙写的:

江上吟 —— 李白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当时的诗中也辨别不了了,也无法问崔颢本人,怎么办呢?只能从别人那里问问了,但是,古人怎么问呢,那都作古了。人作古了,但有有没有什么东西留下,钱么,早没了吧,当然是著作了。看来还是文章比较有用,可以长久保留。唐诗那么有名,有人记录吧,有集结成册吧。确实是有。

唐朝殷璠的《河岳英灵集》,芮挺章《国秀集》,韦庄的《又玄集》,韦縠的《全唐诗》;宋代计有功的《唐诗纪事》,元代吴师道的《吴礼部诗话》等记录的都是“乘白云”。

而清代金圣叹的《批才子书》,孙洙与其夫人徐兰英编的《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成书于乾隆年间(公元1763年),成书距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856年。是依据清人沈德潜(1673年—1769年)《唐诗别裁》及同为清人王士祯(1634年—1711年)的《古诗选》、《唐贤三昧集》、《唐人万首绝句选》为主,杂以其他唐诗选本,记载为“乘黄鹤”。

1900年出土的“敦煌文献”记载的也为“乘白云”。敦煌文献又称敦煌遗书、敦煌文书、敦煌写本,是对1900年发现于敦煌莫高窟17号洞窟中的一批书籍的总称,总数约5万卷,其中佛经约占90%,文章最早的是前秦苻坚甘露元年(359年),最晚为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敦煌版本:

黄鹤楼

—— 崔颢

昔人已乘白云去,兹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春草青青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在?烟花江上使人愁。

唐朝一系列文集中的记载都为“乘白云”,以及“敦煌文献”中的记载也是,“乘黄鹤”的说法都出现在更晚的朝代中。所以可以确定“昔人已乘黄鹤去”为伪,“昔人已乘白云去”为真。

已无从考据是谁把原句改为“昔人已乘黄鹤去”的,“昔人已乘黄鹤去”的说法影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大的呢,普遍认为是从清朝开始的。

清初,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选批此诗时,却称“昔人已乘白云去”为“大谬”,并力挺“乘鹤”版本。认为“此诗正以浩浩大笔,连写三‘黄鹤’字为奇耳”。由于金圣叹名气大,后人沈德潜编《唐诗别裁》可能受其影响说法,使用此版本。而孙洙编《唐诗三百首》主要选自《唐诗别裁》等,《唐诗三百首》后“昔人已乘黄鹤去”更广为流传了。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第一跟第三句还前后相呼应,前三句都出现黄鹤,更朗朗上口,似乎是比较妙。还让我想起了明朝唐伯虎的《桃花庵歌》:

桃花庵歌

—— 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前四句出现了6个桃花,相互联系,朗朗上口。

但是比如《黄鹤楼》如果原作者不是这么写的,还是不应该去篡改,因为这改变了原作者想表达的意思,也使后人看了错误版会错了诗意。

 

参考资料:

维基

 

标签:黄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