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全唐诗 >诗词名句 > 霓裳羽衣歌 > 曾陪内宴宴昭阳

“曾陪内宴宴昭阳”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曾陪内宴宴昭阳”出自哪首诗?

答案:曾陪内宴宴昭阳”出自: 唐代 白居易 《霓裳羽衣歌》,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céng péi nèi yàn yàn zhāo yáng ,诗句平仄:

问题2:“曾陪内宴宴昭阳”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曾陪内宴宴昭阳”的上一句是: 我昔元和侍宪皇 , 诗句拼音为:wǒ xī yuán hé shì xiàn huáng ,诗句平仄:

问题3:“曾陪内宴宴昭阳”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曾陪内宴宴昭阳”的下一句是: 千歌百舞不可数 , 诗句拼音为: qiān gē bǎi wǔ bù kě shù ,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曾陪内宴宴昭阳”全诗

霓裳羽衣歌 (ní cháng yǔ yī gē)

朝代:唐    作者: 白居易

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
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颜如玉,不着人家俗衣服。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
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
磬箫筝笛遰相搀,击擫弹吹声逦迤。
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小垂手後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
烟蛾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
繁音急节十二徧,跳珠撼玉何铿铮。
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
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
一落人间八九年,耳冷不曾闻此曲。
湓城但听山魈语,巴峡唯闻杜鹃哭。
移领钱唐第二年,始有心情问丝竹。
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栗沈平笙。
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
虚白亭前湖水畔,前後祗应三度按。
便除庶子抛却来,闻道如今各星散。
今年五月至苏州,朝锺暮角催白头。
贪看案牍常侵夜,不听笙歌直到秋。
秋来无事多闲闷,忽忆霓裳无处问。
闻君部内多乐徒,问有霓裳舞者无。
荅云七县十万户,无人知有霓裳舞。
唯寄长歌与我来,题作霓裳羽衣谱。
四幅花牋碧间红,霓裳实录在其中。
千姿万状分明见,恰与[昭]阳舞者同。
眼前髣髴覩形质,昔日今朝想如一。
疑从魂梦呼召来,似着丹青图写出。
我爱霓裳君合知,发於歌咏形於诗。
君不见我歌云,惊破霓裳羽衣曲。
又不见我诗云,曲爱霓裳未拍时。
由来能事皆有主,杨氏创声君造谱。
君言此舞难得人,须是倾城可怜女。
吴妖小玉飞作烟,越艳西施化为土。
娇花巧笑久寂寥,娃馆苎萝空处所。
如君所言诚有是,君试从容听我语。
若求国色始翻传,但恐人间废此舞。
妍媸优劣宁相远,大都只在人擡举。
李娟张态君莫嫌,亦拟随宜且教取。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
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
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
仄○仄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
平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wǒ xī yuán hé shì xiàn huáng , céng péi nèi yàn yàn zhāo yáng 。
qiān gē bǎi wǔ bù kě shù , jiù zhōng zuì ài ní cháng wǔ 。
wǔ shí hán shí chūn fēng tiān , yù gōu lán xià xiāng àn qián 。
àn qián wǔ zhě yán rú yù , bù zhe rén jiā sú yī fú 。
hóng shang xiá pèi bù yáo guān , diàn yīng lèi lèi pèi shān shān 。
pīng tíng sì bù rèn luó qǐ , gù tīng lè xuán xíng fù zhǐ 。
qìng xiāo zhēng dí dì xiāng chān , jī yè tán chuī shēng lǐ yǐ 。
sàn xù liù zòu wèi dòng yī , yáng tái sù yún yōng bù fēi 。
zhōng xù bò huō chū rù pāi , qiū zhú gān liè chūn bīng chāi 。
piāo rán zhuǎn xuán huí xuě qīng , yān rán zòng sòng yóu lóng jīng 。
xiǎo chuí shǒu hòu liǔ wú lì , xié yè jū shí yún yù shēng 。
yān é liǎn lüè bù shèng tài , fēng xiù dī áng rú yǒu qíng 。
shàng yuán diǎn huán zhāo è lǜ , wáng mǔ huī mèi bié fēi qióng 。
fán yīn jí jié shí èr biàn , tiào zhū hàn yù hé kēng zhēng 。
xiáng luán wǔ le què shōu chì , lì hè qū zhōng cháng yǐn shēng 。
dāng shí zhà jiàn jīng xīn mù , níng shì dì tīng shū wèi zú 。
yī luò rén jiān bā jiǔ nián , ěr lěng bù céng wén cǐ qū 。
pén chéng dàn tīng shān xiāo yǔ , bā xiá wéi wén dù juān kū 。
yí lǐng qián táng dì èr nián , shǐ yǒu xīn qíng wèn sī zhú 。
líng lóng kōng hóu xiè hǎo zhēng , chén chǒng bì lì shěn píng shēng 。
qīng xián cuì guǎn xiān qiàn shǒu , jiào dé ní cháng yī qǔ chéng 。
xū bái tíng qián hú shuǐ pàn , qián hòu zhī yìng sān dù àn 。
biàn chú shù zǐ pāo què lái , wén dào rú jīn gè xīng sàn 。
jīn nián wǔ yuè zhì sū zhōu , cháo zhōng mù jiǎo cuī bái tóu 。
tān kàn àn dú cháng qīn yè , bù tīng shēng gē zhí dào qiū 。
qiū lái wú shì duō xián mēn , hū yì ní cháng wú chù wèn 。
wén jūn bù nèi duō lè tú , wèn yǒu ní cháng wǔ zhě wú 。
dá yún qī xiàn shí wàn hù , wú rén zhī yǒu ní cháng wǔ 。
wéi jì cháng gē yǔ wǒ lái , tí zuò ní cháng yǔ yī pǔ 。
sì fú huā jiān bì jiān hóng , ní cháng shí lù zài qí zhōng 。
qiān zī wàn zhuàng fēn míng jiàn , qià yǔ [ zhāo ] yáng wǔ zhě tóng 。
yǎn qián fǎng fú dǔ xíng zhì , xī rì jīn zhāo xiǎng rú yī 。
yí cóng hún mèng hū zhào lái , sì zhe dān qīng tú xiě chū 。
wǒ ài ní cháng jūn hé zhī , fā wū gē yǒng xíng wū shī 。
jūn bù jiàn wǒ gē yún , jīng pò ní cháng yǔ yī qū 。
yòu bù jiàn wǒ shī yún , qū ài ní cháng wèi pāi shí 。
yóu lái néng shì jiē yǒu zhǔ , yáng shì chuàng shēng jūn zào pǔ 。
jūn yán cǐ wǔ nán de rén , xū shì qīng chéng kě lián nǚ 。
wú yāo xiǎo yù fēi zuò yān , yuè yàn xī shī huà wéi tǔ 。
jiāo huā qiǎo xiào jiǔ jì liáo , wá guǎn zhù luó kōng chù suǒ 。
rú jūn suǒ yán chéng yǒu shì , jūn shì cóng róng tīng wǒ yǔ 。
ruò qiú guó sè shǐ fān chuán , dàn kǒng rén jiān fèi cǐ wǔ 。
yán chī yōu liè níng xiāng yuǎn , dà dōu zhī zài rén tái jǔ 。
lǐ juān zhāng tài jūn mò xián , yì nǐ suí yí qiě jiào qǔ 。

“曾陪内宴宴昭阳”繁体原文

霓裳羽衣歌

我昔元和侍憲皇,曾陪內宴宴昭陽。
千歌百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
舞時寒食春風天,玉鉤欄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顏如玉,不著人家俗衣服。
虹裳霞帔步搖冠,鈿瓔纍纍佩珊珊。
娉婷似不任羅綺,顧聽樂懸行復止。
磬簫箏笛遰相攙,擊擫彈吹聲邐迤。
散序六奏未動衣,陽臺宿雲慵不飛。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
飄然轉旋迴雪輕,嫣然縱送游龍驚。
小垂手後柳無力,斜曳裾時雲欲生。
煙蛾歛略不勝態,風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點鬟招萼綠,王母揮袂別飛瓊。
繁音急節十二徧,跳珠撼玉何鏗錚。
翔鸞舞了却收翅,唳鶴曲終長引聲。
當時乍見驚心目,凝視諦聽殊未足。
一落人間八九年,耳冷不曾聞此曲。
湓城但聽山魈語,巴峽唯聞杜鵑哭。
移領錢唐第二年,始有心情問絲竹。
玲瓏箜篌謝好箏,陳寵觱栗沈平笙。
清弦脆管纖纖手,教得霓裳一曲成。
虛白亭前湖水畔,前後祗應三度按。
便除庶子拋却來,聞道如今各星散。
今年五月至蘇州,朝鍾暮角催白頭。
貪看案牘常侵夜,不聽笙歌直到秋。
秋來無事多閑悶,忽憶霓裳無處問。
聞君部內多樂徒,問有霓裳舞者無。
荅云七縣十萬戶,無人知有霓裳舞。
唯寄長歌與我來,題作霓裳羽衣譜。
四幅花牋碧間紅,霓裳實錄在其中。
千姿萬狀分明見,恰與[昭]陽舞者同。
眼前髣髴覩形質,昔日今朝想如一。
疑從魂夢呼召來,似著丹青圖寫出。
我愛霓裳君合知,發於歌詠形於詩。
君不見我歌云,驚破霓裳羽衣曲。
又不見我詩云,曲愛霓裳未拍時。
由來能事皆有主,楊氏創聲君造譜。
君言此舞難得人,須是傾城可憐女。
吳妖小玉飛作煙,越豔西施化爲土。
嬌花巧笑久寂寥,娃館苧蘿空處所。
如君所言誠有是,君試從容聽我語。
若求國色始翻傳,但恐人間廢此舞。
妍媸優劣寧相遠,大都只在人擡舉。
李娟張態君莫嫌,亦擬隨宜且教取。

“曾陪内宴宴昭阳”韵律对照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
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
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
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案前舞者颜如玉,不着人家俗衣服。

○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
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
磬箫筝笛遰相搀,击擫弹吹声逦迤。

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

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小垂手後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烟蛾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繁音急节十二徧,跳珠撼玉何铿铮。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
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

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一落人间八九年,耳冷不曾闻此曲。

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
湓城但听山魈语,巴峡唯闻杜鹃哭。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移领钱唐第二年,始有心情问丝竹。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栗沈平笙。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
虚白亭前湖水畔,前後祗应三度按。

仄○仄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
便除庶子抛却来,闻道如今各星散。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
今年五月至苏州,朝锺暮角催白头。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贪看案牍常侵夜,不听笙歌直到秋。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秋来无事多闲闷,忽忆霓裳无处问。

○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闻君部内多乐徒,问有霓裳舞者无。

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荅云七县十万户,无人知有霓裳舞。

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
唯寄长歌与我来,题作霓裳羽衣谱。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
四幅花牋碧间红,霓裳实录在其中。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千姿万状分明见,恰与[昭]阳舞者同。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眼前髣髴覩形质,昔日今朝想如一。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疑从魂梦呼召来,似着丹青图写出。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平。
我爱霓裳君合知,发於歌咏形於诗。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
君不见我歌云,惊破霓裳羽衣曲。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又不见我诗云,曲爱霓裳未拍时。

平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由来能事皆有主,杨氏创声君造谱。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
君言此舞难得人,须是倾城可怜女。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吴妖小玉飞作烟,越艳西施化为土。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娇花巧笑久寂寥,娃馆苎萝空处所。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
如君所言诚有是,君试从容听我语。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
若求国色始翻传,但恐人间废此舞。

平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妍媸优劣宁相远,大都只在人擡举。

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李娟张态君莫嫌,亦拟随宜且教取。

“曾陪内宴宴昭阳”全诗注音

wǒ xī yuán hé shì xiàn huáng , céng péi nèi yàn yàn zhāo yáng 。

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

qiān gē bǎi wǔ bù kě shù , jiù zhōng zuì ài ní cháng wǔ 。

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wǔ shí hán shí chūn fēng tiān , yù gōu lán xià xiāng àn qián 。

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

àn qián wǔ zhě yán rú yù , bù zhe rén jiā sú yī fú 。

案前舞者颜如玉,不着人家俗衣服。

hóng shang xiá pèi bù yáo guān , diàn yīng lèi lèi pèi shān shān 。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

pīng tíng sì bù rèn luó qǐ , gù tīng lè xuán xíng fù zhǐ 。

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

qìng xiāo zhēng dí dì xiāng chān , jī yè tán chuī shēng lǐ yǐ 。

磬箫筝笛遰相搀,击擫弹吹声逦迤。

sàn xù liù zòu wèi dòng yī , yáng tái sù yún yōng bù fēi 。

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

zhōng xù bò huō chū rù pāi , qiū zhú gān liè chūn bīng chāi 。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

piāo rán zhuǎn xuán huí xuě qīng , yān rán zòng sòng yóu lóng jīng 。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xiǎo chuí shǒu hòu liǔ wú lì , xié yè jū shí yún yù shēng 。

小垂手後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

yān é liǎn lüè bù shèng tài , fēng xiù dī áng rú yǒu qíng 。

烟蛾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

shàng yuán diǎn huán zhāo è lǜ , wáng mǔ huī mèi bié fēi qióng 。

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

fán yīn jí jié shí èr biàn , tiào zhū hàn yù hé kēng zhēng 。

繁音急节十二徧,跳珠撼玉何铿铮。

xiáng luán wǔ le què shōu chì , lì hè qū zhōng cháng yǐn shēng 。

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

dāng shí zhà jiàn jīng xīn mù , níng shì dì tīng shū wèi zú 。

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

yī luò rén jiān bā jiǔ nián , ěr lěng bù céng wén cǐ qū 。

一落人间八九年,耳冷不曾闻此曲。

pén chéng dàn tīng shān xiāo yǔ , bā xiá wéi wén dù juān kū 。

湓城但听山魈语,巴峡唯闻杜鹃哭。

yí lǐng qián táng dì èr nián , shǐ yǒu xīn qíng wèn sī zhú 。

移领钱唐第二年,始有心情问丝竹。

líng lóng kōng hóu xiè hǎo zhēng , chén chǒng bì lì shěn píng shēng 。

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栗沈平笙。

qīng xián cuì guǎn xiān qiàn shǒu , jiào dé ní cháng yī qǔ chéng 。

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

xū bái tíng qián hú shuǐ pàn , qián hòu zhī yìng sān dù àn 。

虚白亭前湖水畔,前後祗应三度按。

biàn chú shù zǐ pāo què lái , wén dào rú jīn gè xīng sàn 。

便除庶子抛却来,闻道如今各星散。

jīn nián wǔ yuè zhì sū zhōu , cháo zhōng mù jiǎo cuī bái tóu 。

今年五月至苏州,朝锺暮角催白头。

tān kàn àn dú cháng qīn yè , bù tīng shēng gē zhí dào qiū 。

贪看案牍常侵夜,不听笙歌直到秋。

qiū lái wú shì duō xián mēn , hū yì ní cháng wú chù wèn 。

秋来无事多闲闷,忽忆霓裳无处问。

wén jūn bù nèi duō lè tú , wèn yǒu ní cháng wǔ zhě wú 。

闻君部内多乐徒,问有霓裳舞者无。

dá yún qī xiàn shí wàn hù , wú rén zhī yǒu ní cháng wǔ 。

荅云七县十万户,无人知有霓裳舞。

wéi jì cháng gē yǔ wǒ lái , tí zuò ní cháng yǔ yī pǔ 。

唯寄长歌与我来,题作霓裳羽衣谱。

sì fú huā jiān bì jiān hóng , ní cháng shí lù zài qí zhōng 。

四幅花牋碧间红,霓裳实录在其中。

qiān zī wàn zhuàng fēn míng jiàn , qià yǔ [ zhāo ] yáng wǔ zhě tóng 。

千姿万状分明见,恰与[昭]阳舞者同。

yǎn qián fǎng fú dǔ xíng zhì , xī rì jīn zhāo xiǎng rú yī 。

眼前髣髴覩形质,昔日今朝想如一。

yí cóng hún mèng hū zhào lái , sì zhe dān qīng tú xiě chū 。

疑从魂梦呼召来,似着丹青图写出。

wǒ ài ní cháng jūn hé zhī , fā wū gē yǒng xíng wū shī 。

我爱霓裳君合知,发於歌咏形於诗。

jūn bù jiàn wǒ gē yún , jīng pò ní cháng yǔ yī qū 。

君不见我歌云,惊破霓裳羽衣曲。

yòu bù jiàn wǒ shī yún , qū ài ní cháng wèi pāi shí 。

又不见我诗云,曲爱霓裳未拍时。

yóu lái néng shì jiē yǒu zhǔ , yáng shì chuàng shēng jūn zào pǔ 。

由来能事皆有主,杨氏创声君造谱。

jūn yán cǐ wǔ nán de rén , xū shì qīng chéng kě lián nǚ 。

君言此舞难得人,须是倾城可怜女。

wú yāo xiǎo yù fēi zuò yān , yuè yàn xī shī huà wéi tǔ 。

吴妖小玉飞作烟,越艳西施化为土。

jiāo huā qiǎo xiào jiǔ jì liáo , wá guǎn zhù luó kōng chù suǒ 。

娇花巧笑久寂寥,娃馆苎萝空处所。

rú jūn suǒ yán chéng yǒu shì , jūn shì cóng róng tīng wǒ yǔ 。

如君所言诚有是,君试从容听我语。

ruò qiú guó sè shǐ fān chuán , dàn kǒng rén jiān fèi cǐ wǔ 。

若求国色始翻传,但恐人间废此舞。

yán chī yōu liè níng xiāng yuǎn , dà dōu zhī zài rén tái jǔ 。

妍媸优劣宁相远,大都只在人擡举。

lǐ juān zhāng tài jūn mò xián , yì nǐ suí yí qiě jiào qǔ 。

李娟张态君莫嫌,亦拟随宜且教取。

“曾陪内宴宴昭阳”全诗翻译

译文:
我曾经侍奉元和皇帝,一同参加内宴,宴会在昭阳宫举行。
千种歌舞数不尽,其中最喜欢的是霓裳舞。
舞时正值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
舞台前的舞者容貌美如玉,不穿寻常的衣服。
她身着虹裳霞帔,舞步摇曳如冠冕飘飘。
身上佩戴着华丽的钿璎,闪烁生辉。
她的风姿婉约,不受俗世纷纷扰乱,只顾聆听乐声,舞姿宛转不停。
古筝、箫、筝和笛相互交织,击鼓、拍板、吹管声音缭绕。
各种乐器奏出的声音优美绵长,阳台上的云朵懒洋洋地不愿飞去。
舞曲的序段悠扬悦耳,秋竹竿折断了春冰。
舞姿轻盈飘逸,如行云流水,如游龙惊艳纵横。
她垂下纤细的手,柳枝无力地斜曳,裙袂时而似有飘动之势。
烟蛾般的眼神显得略带羞涩,风袖低垂,仿佛有情感动。
上元时,她点亮翠绿的鬟发,王母挥动袖袂离去,像飞舞的琼花。
舞曲的音调多变而急促,十二节拍纷纷而至,跳珠撼玉之声响亮清脆。
翩翩鸾舞结束后,鹤唳曲终,长久引领着欢呼声。
当初初次见到时,令人心神震撼,凝视细听仍然不过瘾。
已过了八九年,来到人间,耳朵已经不曾听过这首曲子。
在湓城只能听到山魈的低语,在巴峡只闻杜鹃的哭声。
移居钱唐已经两年,才有了心情询问丝竹之事。
玲珑的箜篌不再优美,陈旧的筝沉默了平淡的笙。
清澈的琴弦、脆响的笛管,教会了霓裳舞曲的完美演绎。
在虚白的亭前,湖水静静流淌,前后共应演奏三次。
除去宫中的庶子,离开了,听说如今已各奔东西。
今年五月来到苏州,早晨敲锣声,傍晚吹角声催促着头发变白。
贪看文书常常熬夜,直到秋天才听到笙歌。
秋天来临,无事多闲寂,突然想起霓裳舞曲无处询问。
听说你部下有许多懂音乐的人,问问有没有会霓裳舞的。
答云七县有十万户,却没有人知道有霓裳舞。
只好寄托长歌给我,题为《霓裳羽衣谱》。
四幅画上碧色红色交织,霓裳的实录就在其中。
千姿百态清晰可见,与昭阳舞者如出一辙。
眼前仿佛看到了她的容貌和身姿,过去与现在想象如一。
似乎是从梦中呼唤而来,仿佛丹青图画栩栩如生。
我喜爱霓裳,你也同样知晓,这在我的歌咏中得以表达,也体现在我的诗中。
你不见我歌中所表达的意思吗?震撼了霓裳羽衣曲。
又不见我诗中所抒发的情感吗?对霓裳舞曲的热爱尚未展开。
能事总是有人主持的,杨氏创造了声音,而你创作了曲谱。
你说这舞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必须是倾城而又可怜的女子。
吴地的妖精小玉,飞起如烟;越地的美人西施,却成了凡尘。
娇艳的花朵长久地黯淡无光,娃馆里的苎萝空空荡荡。
如果按照你所说的,确实如此,你不妨从容地听听我的建议。
如果要传扬国色美人,但担心这舞会在人间消逝。
美丑高低难以相比,大都只在人们的评议之中。
李娟、张态这

“曾陪内宴宴昭阳”总结赏析

鉴赏: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著名宫廷乐曲。出自印度,原名《婆罗门曲》,开元中河西节度使杨敬述献呈宫廷,经唐玄宗李隆基加工润色,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年)改名为《霓裳羽衣曲》。玄宗宠妃杨玉环就以善舞《霓裳羽衣舞》闻名于世。安史之乱后,谱调逐渐失传。白居易这首《霓裳羽衣舞歌》生动传神地描述了这种舞蹈的服饰、乐器伴奏和具体表演的细节。除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外,包括自注在内的许材料,其音乐史料价值也是极其重要的。

  这首诗大致可分为三段。第一段叙述元和年间诗人曾于内宴时见过《霓裳舞》。诗人写道:“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可见诗人不止一次参加过内宴,也观赏过不知多少歌舞节目,然而印象最深、最为喜爱者却首推这《霓裳羽衣舞》。那么,这首舞曲为什么能在众多的朝廷乐舞中脱颖而出呢?由此,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和注意。

  “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点出了表演的时间、地点。明媚的春天当然是表演歌舞的最佳季节,而“玉钩栏下”更非一般场所可比。这时间、舞台,自然应有好的演员演出好的剧目。关于演员,诗歌仅用“案前舞者颜如玉”、“娉婷似不任罗绮”两句作了交待,前者指容貌,后者形容体态,可谓惜墨如金,言简意赅。而“不著人间俗衣服”等句,更把这容颜如玉、体态轻盈的演员妆点成了仙女。在古代的神话传说中,仙女的美貌是不容置疑,也非人间可比的。她身穿彩色如虹的裙子、回云流霞之披肩,钿璎纍纍,玉佩珊珊。诗中不仅描绘出歌舞艺人穿着打扮的华贵,也隐约透露出这是一出以神仙故事为题材的剧目。

  从“磬箫筝笛递相搀”以下六句是介绍和描写《霓裳舞》的乐器伴奏和舞蹈的正式表演。磬箫筝笛,递相弹奏,击扌厌弹吹,悠扬曲折,此为序曲。“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两句下有诗人自注说:“散序六遍无拍,故不舞也。”这时整装已毕的神女还娇慵地伫立在舞台一角,作将要起飞状。突然,乐曲由柔转刚,擘騞作响,直如秋竹坼裂,春冰迸碎。再看此时的神女,舞姿轻盈,飘飘若流风雪回,疾速如游龙受惊。时而挥舞轻柔的广袖,若弱柳迎风;时而轻曳罗裙的下摆,似流云缭绕。这些动作据诗人自注说:“皆霓裳舞之初态。”诗比喻巧妙,绘声绘色。下文“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画龙点睛,描绘舞女在表演上述动作时,眉黛有姿,风袖传情,不仅是动作本身舞得漂亮,更主要的是演员通过眉眼、服装传达出一定的声情。这样的舞蹈才会打动人、感染人,才会引起下文“凝视谛听殊未足”的效果。

  以上是重墨描绘《霓裳舞》的音乐伴奏、表演动作。“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二句将舞蹈内容一笔带过,繁简得当,有利于突出舞蹈的姿态描写。下文“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是对舞蹈音乐的总结:性描写,说明舞蹈结束,以照应上文“秋竹竿裂春冰坼”等。面对如此美妙的音乐舞蹈,诗人看得目瞪口呆了。“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道出了《霓裳舞》强烈的艺术效果。

  “一落人间八九年”至“闻道如今各星散”是诗的第二段,大意是写诗人自己曾在杭州教练歌妓们排演《霓裳舞》。诗人自从在宫廷见到这个舞蹈后,惊人的演出效果使他终生难忘。因此在调任杭州刺史的几年中,公务之余,常以排演《霓裳舞》为乐。无奈诗人一离开,众歌妓如飞鸟各投林四散而去,几年心血付之东流。

  “今年五月至苏州”以下为第三段。诗人念念不忘《霓裳舞》的重现,在苏州听说好友元稹的部属多有能歌善舞者,于是以书问之。元稹答以《霓裳羽衣谱》。诗人如获至宝,“眼前仿佛睹形质”、“疑从魂梦呼召来”等语表达了他的喜悦。元谱所写形象鲜明,使他仿佛看到了当初宫廷美人千姿百态的表演实况,犹如梦中一般。最后他决心以谱为据,在苏州重新教练歌妓排演。“但恐人间废此舞”表达了担心优美舞乐失传的思想。

  诗歌叙述了诗人围绕《霓裳羽衣舞》在几十年间的沧桑变化,内容丰富,情节曲折。但在诗人的笔下,却极富条理。“就中最爱霓裳舞”、“教得霓裳一曲成”、“无人知有霓裳舞”、“恰与昭阳舞者同”、“但恐人间废此舞”,层次分明,层层照应,可作为一篇《霓裳羽衣记》来读。

  诗的韵脚转换流畅自然,极富音乐美。多为两句押一韵,如:“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等。“嫣然纵送游龙惊”、“斜曳裾时云欲生”、“风袖低昂如有情”、“王母挥袂别飞琼”则是隔句押韵。至于“唳鹤曲终长引声”在隔了一句后又回到前边的韵上。如此,抑扬顿挫,婉转流畅,读者在欣赏诗歌优美的文辞时,也体味到了个中音乐流动之美。

  优美的文辞,精妙的比喻,贴切的用典,使这首长诗成为价值很高的优秀之作。如“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一句以流风回雪形容舞姿的轻盈,以游龙受惊比拟舞女前进时的飘忽之态,形象新颖,同时又暗用曹植《洛神赋》中的典故,曹植描绘的是神女,《霓裳舞》演出的是神话传说。可见白诗用典决非信笔为之。再如“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一句是表现舞蹈的终止,鸾凤两翼长着美丽的彩色羽毛,是象征《霓裳舞》的服装;“却收翅”是指展开的翅膀再收回来,比喻舞罢。把本来难以描绘的动作用形象的比喻再现出来,使人如见舞蹈的优美,服装的鲜艳,形成色彩繁富、充满动态感的画面。


“曾陪内宴宴昭阳”诗句作者白居易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爲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赞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爲主客郎中、知制诰,复乞外,历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秘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爲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仆射,諡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後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白居易字乐天,其先太原人,後迁居下邽。贞元十六年擢进士第,元和初又擢才识兼茂、明於礼用科。任左拾遗,出爲江州司马,历刺杭、苏二州,以刑部尚书致仕。会昌六我卒,年七十五。补诗二首。(复出一首)更多...

“曾陪内宴宴昭阳”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