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马何曾用举鞭”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良马何曾用举鞭”出自哪首诗?

答案:良马何曾用举鞭”出自: 宋代 释了一 《颂古二十首 其一》,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liáng mǎ hé zēng yòng jǔ biān ,诗句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问题2:“良马何曾用举鞭”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良马何曾用举鞭”的上一句是: 大雄不费纤毫力 , 诗句拼音为: dà xióng bù fèi xiān háo lì ,诗句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问题3:“良马何曾用举鞭”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下一句,“良马何曾用举鞭”已经是最后一句了。

“良马何曾用举鞭”全诗

颂古二十首 其一 (sòng gǔ èr shí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释了一

外道殷勤来问佛,有言不问及无言。
大雄不费纤毫力,良马何曾用举鞭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wài dào yīn qín lái wèn fó , yǒu yán bù wèn jí wú yán 。
dà xióng bù fèi xiān háo lì , liáng mǎ hé zēng yòng jǔ biān 。

“良马何曾用举鞭”繁体原文

頌古二十首 其一

外道殷勤來問佛,有言不問及無言。
大雄不費纖毫力,良馬何曾用舉鞭。

“良马何曾用举鞭”韵律对照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外道殷勤来问佛,有言不问及无言。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大雄不费纤毫力,良马何曾用举鞭。

“良马何曾用举鞭”全诗注音

wài dào yīn qín lái wèn fó , yǒu yán bù wèn jí wú yán 。

外道殷勤来问佛,有言不问及无言。

dà xióng bù fèi xiān háo lì , liáng mǎ hé zēng yòng jǔ biān 。

大雄不费纤毫力,良马何曾用举鞭。

“良马何曾用举鞭”全诗翻译

译文:
外道殷勤地前来询问佛法,有些问题是说出来无法涉及,也有些问题是无言不可表达的。
大雄(指智者、佛陀)对这些问题毫不费力,就像优秀的马匹根本不需要马夫用鞭子驱策一样。
总结:这句话表达了外道虔诚地来请教佛法,但有些问题超出了语言能表达的范围,而智者佛陀对于这些问题毫不费力地理解,就像优秀的马匹不需要马夫用鞭子一样。

“良马何曾用举鞭”总结赏析

这首诗《颂古二十首 其一》表现了佛陀与外道之间的辩论,传达了佛陀超越言语的智慧和内心的平和。
在这首诗中,作者释了一描绘了外道的勤勉前来问佛陀,但他们提出的问题有时涉及到无法言喻的境界。然而,佛陀大雄智慧非凡,对这些问题毫不费力地作出回应,彰显了他的智慧超越了言语的限制。
诗中提到的大雄不费纤毫力,指的是佛陀的回答如此自然和流畅,就像没有花费任何精力一样。而“良马何曾用举鞭”这句话则比喻佛陀的教导不需要强制或驱使,就像一匹良马不需要过多的鞭策就能前进一样。
标签:
- 哲理:强调佛陀的智慧和超越言语的境界。
- 辩论:描述佛陀与外道的辩论情景。
- 智慧:突显佛陀的深思熟虑和智慧。
- 比喻:使用了比喻来形容佛陀的回答。

“良马何曾用举鞭”诗句作者释了一介绍:

释了一(一○九二~一一五五),号照堂,俗姓徐,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年十四於大云寺出家。年十六,从广寿梵光法师习天台教。後师从妙湛思慧禅师。游方遍谒耆宿。後住石泉寺,改圣泉寺,又被知福州叶梦得迎至黄蘖道场。继归卧雪峰故庐。又出住云门,迁法石,返西湖雪峰庵。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诏住径山能仁禅院,次年卒,年六十四。爲青原下十四世,雪峰妙湛思慧禅师法嗣。事见《鸿庆居士集》卷三二《径山照堂一公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补续高僧传》卷一一有传。今录诗二十首。更多...

“良马何曾用举鞭”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