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性不咏情”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咏性不咏情”出自哪首诗?

答案:咏性不咏情”出自: 唐代 白居易 《只役骆口驿喜萧侍御书至兼覩新诗吟讽通宵因寄八韵》,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yǒng xìng bù yǒng qíng ,诗句平仄: 仄仄仄仄平

问题2:“咏性不咏情”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咏性不咏情”的上一句是: 雅哉君子文 , 诗句拼音为: yǎ zāi jūn zǐ wén ,诗句平仄: 仄仄仄仄平

问题3:“咏性不咏情”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咏性不咏情”的下一句是: 使我灵府中 , 诗句拼音为: shǐ wǒ líng fǔ zhōng ,诗句平仄:仄仄平仄○

“咏性不咏情”全诗

只役骆口驿喜萧侍御书至兼覩新诗吟讽通宵因寄八韵 (zhī yì luò kǒu yì xǐ xiāo shì yù shū zhì jiān dǔ xīn shī yín fěng tōng xiāo yīn jì bā yùn)

朝代:唐    作者: 白居易

日暮心无憀,吏役正营营。
忽惊芳信至,复与新诗幷。
是时天无云,山馆有月明。
月下读数徧,风前吟一声。
一吟三四叹,声尽有余清。
雅哉君子文,咏性不咏情
使我灵府中,鄙恡不得生。
始知听韶濩,可使心和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
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
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rì mù xīn wú liáo , lì yì zhèng yíng yíng 。
hū jīng fāng xìn zhì , fù yǔ xīn shī bìng 。
shì shí tiān wú yún , shān guǎn yǒu yuè míng 。
yuè xià dú shù biàn , fēng qián yín yī shēng 。
yī yín sān sì tàn , shēng jìn yǒu yú qīng 。
yǎ zāi jūn zǐ wén , yǒng xìng bù yǒng qíng 。
shǐ wǒ líng fǔ zhōng , bǐ lìn bù dé shēng 。
shǐ zhī tīng sháo hù , kě shǐ xīn hé píng 。

“咏性不咏情”繁体原文

祇役駱口驛喜蕭侍御書至兼覩新詩吟諷通宵因寄八韻

日暮心無憀,吏役正營營。
忽驚芳信至,復與新詩幷。
是時天無雲,山館有月明。
月下讀數徧,風前吟一聲。
一吟三四歎,聲盡有餘清。
雅哉君子文,詠性不詠情。
使我靈府中,鄙恡不得生。
始知聽韶濩,可使心和平。

“咏性不咏情”韵律对照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日暮心无憀,吏役正营营。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忽惊芳信至,复与新诗幷。

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
是时天无云,山馆有月明。

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月下读数徧,风前吟一声。

仄○○仄○,平仄仄平平。
一吟三四叹,声尽有余清。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
雅哉君子文,咏性不咏情。

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
使我灵府中,鄙恡不得生。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始知听韶濩,可使心和平。

“咏性不咏情”全诗注音

rì mù xīn wú liáo , lì yì zhèng yíng yíng 。

日暮心无憀,吏役正营营。

hū jīng fāng xìn zhì , fù yǔ xīn shī bìng 。

忽惊芳信至,复与新诗幷。

shì shí tiān wú yún , shān guǎn yǒu yuè míng 。

是时天无云,山馆有月明。

yuè xià dú shù biàn , fēng qián yín yī shēng 。

月下读数徧,风前吟一声。

yī yín sān sì tàn , shēng jìn yǒu yú qīng 。

一吟三四叹,声尽有余清。

yǎ zāi jūn zǐ wén , yǒng xìng bù yǒng qíng 。

雅哉君子文,咏性不咏情。

shǐ wǒ líng fǔ zhōng , bǐ lìn bù dé shēng 。

使我灵府中,鄙恡不得生。

shǐ zhī tīng sháo hù , kě shǐ xīn hé píng 。

始知听韶濩,可使心和平。

“咏性不咏情”全诗翻译

译文:
日暮时分,我心中没有一丝懊丧之情,官吏仍忙碌不停。
忽然惊讶,有人送来美好的消息,还附上一首新诗。
此时天空无一片云彩,山中客栈下月明。
在月光下读着几篇诗作,站在微风之前吟唱一曲。
一吟之后,我叹息了三四次,余音绕梁,清晰悠远。
真是文雅的君子之风啊,抒发着他对人性的歌咏,而非情感的吟唱。
使我感到我的精神世界中,卑微和可悔无法生存。
我才知道,倾听音乐的美妙和舒缓,可以使心灵平静和谐。

“咏性不咏情”总结赏析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白居易在夜晚,当役于驿口,意外收到侍御的喜报,同时也得到了新诗,情绪愉悦,令人陶醉。诗人看到无云的天空,明亮的月光照在山馆之上,心情畅快,于风中吟唱。他的吟唱带有叹息,但也流露出对高雅诗文的敬仰。他认为真正的君子应该写高雅的文词,咏叹人性而不是个人感情,这种文学追求应该让他的灵魂受到净化和启迪。他领悟到聆听音乐美妙的和谐声音,可以使心灵得到平和。

“咏性不咏情”诗句作者白居易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爲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赞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爲主客郎中、知制诰,复乞外,历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秘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爲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仆射,諡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後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白居易字乐天,其先太原人,後迁居下邽。贞元十六年擢进士第,元和初又擢才识兼茂、明於礼用科。任左拾遗,出爲江州司马,历刺杭、苏二州,以刑部尚书致仕。会昌六我卒,年七十五。补诗二首。(复出一首)更多...

“咏性不咏情”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