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入谷追穷寇”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磨刀入谷追穷寇”出自哪首诗?

答案:磨刀入谷追穷寇”出自: 宋代 苏轼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 其二》,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mó dāo rù gǔ zhuī qióng kòu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问题2:“磨刀入谷追穷寇”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磨刀入谷追穷寇”的上一句是: 蝗虫扑面已三回 , 诗句拼音为: huáng chóng pū miàn yǐ sān huí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问题3:“磨刀入谷追穷寇”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磨刀入谷追穷寇”的下一句是: 洒涕循城拾弃孩 , 诗句拼音为: sǎ tì xún chéng shí qì hái ,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磨刀入谷追穷寇”全诗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 其二 (cì yùn liú gòng fù lǐ gōng zé jiàn jì èr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何人劝我此间来,弦管生衣甑有埃。
绿蚁沾唇无百斛,蝗虫扑面已三回。
磨刀入谷追穷寇,洒涕循城拾弃孩。
为郡鲜欢君莫叹,犹胜尘土走章台。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hé rén quàn wǒ cǐ jiān lái , xián guǎn shēng yī zèng yǒu āi 。
lǜ yǐ zhān chún wú bǎi hú , huáng chóng pū miàn yǐ sān huí 。
mó dāo rù gǔ zhuī qióng kòu , sǎ tì xún chéng shí qì hái 。
wèi jùn xiān huān jūn mò tàn , yóu shèng chén tǔ zǒu zhāng tái 。

“磨刀入谷追穷寇”繁体原文

次韵劉貢父李公擇見寄二首 其二

何人勸我此間來,絃管生衣甑有埃。
綠蟻沾唇無百斛,蝗蟲撲面已三回。
磨刀入谷追窮寇,灑涕循城拾棄孩。
爲郡鮮歡君莫歎,猶勝塵土走章臺。

“磨刀入谷追穷寇”韵律对照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何人劝我此间来,弦管生衣甑有埃。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绿蚁沾唇无百斛,蝗虫扑面已三回。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磨刀入谷追穷寇,洒涕循城拾弃孩。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为郡鲜欢君莫叹,犹胜尘土走章台。

“磨刀入谷追穷寇”全诗注音

hé rén quàn wǒ cǐ jiān lái , xián guǎn shēng yī zèng yǒu āi 。

何人劝我此间来,弦管生衣甑有埃。

lǜ yǐ zhān chún wú bǎi hú , huáng chóng pū miàn yǐ sān huí 。

绿蚁沾唇无百斛,蝗虫扑面已三回。

mó dāo rù gǔ zhuī qióng kòu , sǎ tì xún chéng shí qì hái 。

磨刀入谷追穷寇,洒涕循城拾弃孩。

wèi jùn xiān huān jūn mò tàn , yóu shèng chén tǔ zǒu zhāng tái 。

为郡鲜欢君莫叹,犹胜尘土走章台。

“磨刀入谷追穷寇”全诗翻译

译文:
有谁劝我来到这里,琴弦和管乐生满了衣甑的灰尘。
绿色的蚂蚁沾在嘴唇上,一百斛的酒也不及,蝗虫扑面而来已经三次。
磨刀入谷追赶穷寇,洒下悲泪,沿着城墙收拾弃婴。
虽然郡中少有欢愉,君子不必叹息,还胜过在尘土中徒步登上章台。

全诗表达了诗人心中对乡野生活和郊游之乐的向往,同时也对乡村的困境和人民的疾苦有所触动。诗人以深情、悲悯之态,描绘了乡间绿意、酒宴欢乐和追捕盗匪的场景,表现出对朴实生活和家园的热爱之情。虽然乡郡中难免有忧愁,但仍然比起尘世的喧嚣,乡间清净的田园生活更能带来真实的喜悦和平静。

“磨刀入谷追穷寇”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诗是苏轼创作的作品,以婉约的笔调描述了当时社会动荡、人民苦楚的景象。诗中以寓意深远的意象表现出当时社会的困顿和人民的艰辛生活。作者以弦管、绿蚁、蝗虫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生活的艰难和窘迫。诗中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之心,体现了他对时局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民疾苦的深切感受。

“磨刀入谷追穷寇”诗句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於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於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谥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乾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後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佑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更多...

“磨刀入谷追穷寇”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