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全唐诗 >诗词名句 > 觉地颂 > 处处示灭无灭形

“处处示灭无灭形”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处处示灭无灭形”出自哪首诗?

答案:处处示灭无灭形”出自: 唐代 惟劲 《觉地颂》,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chù chù shì miè wú miè xíng ,诗句平仄:

问题2:“处处示灭无灭形”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处处示灭无灭形”的上一句是: 处处示生无生相 , 诗句拼音为: chù chù shì shēng wú shēng xiāng ,诗句平仄:

问题3:“处处示灭无灭形”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处处示灭无灭形”的下一句是: 珠镜顿印无来往 , 诗句拼音为: zhū jìng dùn yìn wú lái wǎng ,诗句平仄:○仄仄仄平仄平

“处处示灭无灭形”全诗

觉地颂 (jué dì sòng)

朝代:唐    作者: 惟劲

略明觉地名同异,起复初终互换生。
性海首建增名号,妙觉还依性觉明。
体觉俱含於明妙,明觉妙觉并双行。
妙觉觉妙元明体,全成无漏一真精。
明觉觉明明所了,或因了相失元明。
明妙二觉宗体决,体觉性觉二同明。
湛觉圆圆无增减,此中无佛与衆生。
不觉始终非了了,不闻迷悟岂惺惺。
是称心地如来藏,亦无觉照及无生。
非生非灭真如海,湛然常住名无名。
太虚未觉生霞点,岂闻微尘有漏声。
空沤匪离於觉海,动寂元是一真明。
觉明体尔含灵焰,觉明逐焰致亏盈。
差之不返名无觉,会之复本始觉生。
本觉由因始觉生,正觉还依合觉明。
由地二种成差互,遂令浑作赖邪名。
具含染净双歧路,觉明含处异途萌。
性起无生不动智,不离觉体本圆成。
性起转觉翻生所,遂令有漏堕迷盲。
无明因爱相滋润,名色根本相次生。
七识转处蒙圆镜,五六生时蔽觉明。
触受有取相依起,生老病死继续行。
业识茫茫没苦海,徇流浩浩逐飘零。
大圣慈悲兴救济,一声用处出三声。
智身由从法身起,行身还约智身生。
智行二身融无二,还归一体本来平。
万有齐含真海印,一心普现总圆明。
湛光焰焰何依止,空性荡荡无所停。
处处示生无生相,处处示灭无灭形
珠镜顿印无来往,浮云聚散勿常程。
出没任真同水月,应缘如响化羣情。
衆生性地元无染,只缘浮妄翳真精。
不了五阴如空聚,岂知四大若乾城。
我慢痴山高屹屹,无明欲海杳溟溟。
每逐旃陁憍诳友,常随猛兽作悲鸣。
自性转识翻为幻,自心幻境自心惊。
了此幻性同阳焰,空花识浪复圆成。
太虚忽觉浮云散,始觉虚空本自清,今古湛然常皎莹,不得古今凡圣名。
(见《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九)。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
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

lüè míng jué dì míng tóng yì , qǐ fù chū zhōng hù huàn shēng 。
xìng hǎi shǒu jiàn zēng míng hào , miào jué huán yī xìng jué míng 。
tǐ jué jù hán wū míng miào , míng jué miào jué bìng shuāng xíng 。
miào jué jué miào yuán míng tǐ , quán chéng wú lòu yī zhēn jīng 。
míng jué jué míng míng suǒ le , huò yīn le xiāng shī yuán míng 。
míng miào èr jué zōng tǐ jué , tǐ jué xìng jué èr tóng míng 。
zhàn jué yuán yuán wú zēng jiǎn , cǐ zhōng wú fó yǔ zhòng shēng 。
bù jué shǐ zhōng fēi le le , bù wén mí wù qǐ xīng xīng 。
shì chèn xīn dì rú lái cáng , yì wú jué zhào jí wú shēng 。
fēi shēng fēi miè zhēn rú hǎi , zhàn rán cháng zhù míng wú míng 。
tài xū wèi jué shēng xiá diǎn , qǐ wén wēi chén yǒu lòu shēng 。
kōng ōu fěi lí wū jué hǎi , dòng jì yuán shì yī zhēn míng 。
jué míng tǐ ěr hán líng yàn , jué míng zhú yàn zhì kuī yíng 。
chà zhī bù fǎn míng wú jué , huì zhī fù běn shǐ jué shēng 。
běn jué yóu yīn shǐ jué shēng , zhèng jué huán yī hé jué míng 。
yóu dì èr zhǒng chéng chà hù , suì lìng hún zuò lài xié míng 。
jù hán rǎn jìng shuāng qí lù , jué míng hán chù yì tú méng 。
xìng qǐ wú shēng bù dòng zhì , bù lí jué tǐ běn yuán chéng 。
xìng qǐ zhuǎn jué fān shēng suǒ , suì lìng yǒu lòu duò mí máng 。
wú míng yīn ài xiāng zī rùn , míng sè gēn běn xiàng cì shēng 。
qī shí zhuǎn chù méng yuán jìng , wǔ liù shēng shí bì jué míng 。
chù shòu yǒu qǔ xiāng yī qǐ , shēng lǎo bìng sǐ jì xù xíng 。
yè shí máng máng méi kǔ hǎi , xùn liú hào hào zhú piāo líng 。
dà shèng cí bēi xīng jiù jì , yī shēng yòng chǔ chū sān shēng 。
zhì shēn yóu cóng fǎ shēn qǐ , xíng shēn huán yuē zhì shēn shēng 。
zhì xíng èr shēn róng wú èr , huán guī yī tǐ běn lái píng 。
wàn yǒu qí hán zhēn hǎi yìn , yī xīn pǔ xiàn zǒng yuán míng 。
zhàn guāng yàn yàn hé yī zhǐ , kōng xìng dàng dàng wú suǒ tíng 。
chù chù shì shēng wú shēng xiāng , chù chù shì miè wú miè xíng 。
zhū jìng dùn yìn wú lái wǎng , fú yún jù sàn wù cháng chéng 。
chū mò rèn zhēn tóng shuǐ yuè , yìng yuán rú xiǎng huà qún qíng 。
zhòng shēng xìng dì yuán wú rǎn , zhī yuán fú wàng yì zhēn jīng 。
bù liǎo wǔ yīn rú kōng jù , qǐ zhī sì dà ruò qián chéng 。
wǒ màn chī shān gāo yì yì , wú míng yù hǎi yǎo míng míng 。
měi zhú zhān tuó jiāo kuáng yǒu , cháng suí měng shòu zuò bēi míng 。
zì xìng zhuǎn shí fān wèi huàn , zì xīn huàn jìng zì xīn jīng 。
le cǐ huàn xìng tóng yáng yàn , kōng huā shí làng fù yuán chéng 。
tài xū hū jué fú yún sàn , shǐ jué xū kōng běn zì qīng , jīn gǔ zhàn rán cháng jiǎo yíng , bù dé gǔ jīn fán shèng míng 。
( jiàn 《 jǐng dé chuán dēng lù 》 juàn èr shí jiǔ ) 。

“处处示灭无灭形”繁体原文

覺地頌

略明覺地名同異,起復初終互換生。
性海首建增名號,妙覺還依性覺明。
體覺俱含於明妙,明覺妙覺並雙行。
妙覺覺妙元明體,全成無漏一真精。
明覺覺明明所了,或因了相失元明。
明妙二覺宗體決,體覺性覺二同明。
湛覺圓圓無增減,此中無佛與衆生。
不覺始終非了了,不聞迷悟豈惺惺。
是稱心地如來藏,亦無覺照及無生。
非生非滅真如海,湛然常住名無名。
太虛未覺生霞點,豈聞微塵有漏聲。
空漚匪離於覺海,動寂元是一真明。
覺明體爾含靈燄,覺明逐燄致虧盈。
差之不返名無覺,會之復本始覺生。
本覺由因始覺生,正覺還依合覺明。
由地二種成差互,遂令渾作賴邪名。
具含染淨雙歧路,覺明含處異途萌。
性起無生不動智,不離覺體本圓成。
性起轉覺翻生所,遂令有漏墮迷盲。
無明因愛相滋潤,名色根本相次生。
七識轉處蒙圓鏡,五六生時蔽覺明。
觸受有取相依起,生老病死繼續行。
業識茫茫沒苦海,徇流浩浩逐飄零。
大聖慈悲興救濟,一聲用處出三聲。
智身由從法身起,行身還約智身生。
智行二身融無二,還歸一體本來平。
萬有齊含真海印,一心普現總圓明。
湛光燄燄何依止,空性蕩蕩無所停。
處處示生無生相,處處示滅無滅形。
珠鏡頓印無來往,浮雲聚散勿常程。
出沒任真同水月,應緣如響化羣情。
衆生性地元無染,只緣浮妄翳真精。
不了五陰如空聚,豈知四大若乾城。
我慢癡山高屹屹,無明欲海杳溟溟。
每逐旃陁憍誑友,常隨猛獸作悲鳴。
自性轉識翻爲幻,自心幻境自心驚。
了此幻性同陽燄,空花識浪復圓成。
太虛忽覺浮雲散,始覺虛空本自清,今古湛然常皎瑩,不得古今凡聖名。
(見《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九)。

“处处示灭无灭形”韵律对照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略明觉地名同异,起复初终互换生。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性海首建增名号,妙觉还依性觉明。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
体觉俱含於明妙,明觉妙觉并双行。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妙觉觉妙元明体,全成无漏一真精。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明觉觉明明所了,或因了相失元明。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明妙二觉宗体决,体觉性觉二同明。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
湛觉圆圆无增减,此中无佛与衆生。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不觉始终非了了,不闻迷悟岂惺惺。

仄○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是称心地如来藏,亦无觉照及无生。

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非生非灭真如海,湛然常住名无名。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太虚未觉生霞点,岂闻微尘有漏声。

○○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空沤匪离於觉海,动寂元是一真明。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觉明体尔含灵焰,觉明逐焰致亏盈。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
差之不返名无觉,会之复本始觉生。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本觉由因始觉生,正觉还依合觉明。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由地二种成差互,遂令浑作赖邪名。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具含染净双歧路,觉明含处异途萌。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性起无生不动智,不离觉体本圆成。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性起转觉翻生所,遂令有漏堕迷盲。

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
无明因爱相滋润,名色根本相次生。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识转处蒙圆镜,五六生时蔽觉明。

仄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仄○。
触受有取相依起,生老病死继续行。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业识茫茫没苦海,徇流浩浩逐飘零。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
大圣慈悲兴救济,一声用处出三声。

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智身由从法身起,行身还约智身生。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智行二身融无二,还归一体本来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万有齐含真海印,一心普现总圆明。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
湛光焰焰何依止,空性荡荡无所停。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
处处示生无生相,处处示灭无灭形。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珠镜顿印无来往,浮云聚散勿常程。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出没任真同水月,应缘如响化羣情。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衆生性地元无染,只缘浮妄翳真精。

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不了五阴如空聚,岂知四大若乾城。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我慢痴山高屹屹,无明欲海杳溟溟。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每逐旃陁憍诳友,常随猛兽作悲鸣。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自性转识翻为幻,自心幻境自心惊。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了此幻性同阳焰,空花识浪复圆成。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太虚忽觉浮云散,始觉虚空本自清,今古湛然常皎莹,不得古今凡圣名。

?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
(见《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九)。

“处处示灭无灭形”全诗注音

lüè míng jué dì míng tóng yì , qǐ fù chū zhōng hù huàn shēng 。

略明觉地名同异,起复初终互换生。

xìng hǎi shǒu jiàn zēng míng hào , miào jué huán yī xìng jué míng 。

性海首建增名号,妙觉还依性觉明。

tǐ jué jù hán wū míng miào , míng jué miào jué bìng shuāng xíng 。

体觉俱含於明妙,明觉妙觉并双行。

miào jué jué miào yuán míng tǐ , quán chéng wú lòu yī zhēn jīng 。

妙觉觉妙元明体,全成无漏一真精。

míng jué jué míng míng suǒ le , huò yīn le xiāng shī yuán míng 。

明觉觉明明所了,或因了相失元明。

míng miào èr jué zōng tǐ jué , tǐ jué xìng jué èr tóng míng 。

明妙二觉宗体决,体觉性觉二同明。

zhàn jué yuán yuán wú zēng jiǎn , cǐ zhōng wú fó yǔ zhòng shēng 。

湛觉圆圆无增减,此中无佛与衆生。

bù jué shǐ zhōng fēi le le , bù wén mí wù qǐ xīng xīng 。

不觉始终非了了,不闻迷悟岂惺惺。

shì chèn xīn dì rú lái cáng , yì wú jué zhào jí wú shēng 。

是称心地如来藏,亦无觉照及无生。

fēi shēng fēi miè zhēn rú hǎi , zhàn rán cháng zhù míng wú míng 。

非生非灭真如海,湛然常住名无名。

tài xū wèi jué shēng xiá diǎn , qǐ wén wēi chén yǒu lòu shēng 。

太虚未觉生霞点,岂闻微尘有漏声。

kōng ōu fěi lí wū jué hǎi , dòng jì yuán shì yī zhēn míng 。

空沤匪离於觉海,动寂元是一真明。

jué míng tǐ ěr hán líng yàn , jué míng zhú yàn zhì kuī yíng 。

觉明体尔含灵焰,觉明逐焰致亏盈。

chà zhī bù fǎn míng wú jué , huì zhī fù běn shǐ jué shēng 。

差之不返名无觉,会之复本始觉生。

běn jué yóu yīn shǐ jué shēng , zhèng jué huán yī hé jué míng 。

本觉由因始觉生,正觉还依合觉明。

yóu dì èr zhǒng chéng chà hù , suì lìng hún zuò lài xié míng 。

由地二种成差互,遂令浑作赖邪名。

jù hán rǎn jìng shuāng qí lù , jué míng hán chù yì tú méng 。

具含染净双歧路,觉明含处异途萌。

xìng qǐ wú shēng bù dòng zhì , bù lí jué tǐ běn yuán chéng 。

性起无生不动智,不离觉体本圆成。

xìng qǐ zhuǎn jué fān shēng suǒ , suì lìng yǒu lòu duò mí máng 。

性起转觉翻生所,遂令有漏堕迷盲。

wú míng yīn ài xiāng zī rùn , míng sè gēn běn xiàng cì shēng 。

无明因爱相滋润,名色根本相次生。

qī shí zhuǎn chù méng yuán jìng , wǔ liù shēng shí bì jué míng 。

七识转处蒙圆镜,五六生时蔽觉明。

chù shòu yǒu qǔ xiāng yī qǐ , shēng lǎo bìng sǐ jì xù xíng 。

触受有取相依起,生老病死继续行。

yè shí máng máng méi kǔ hǎi , xùn liú hào hào zhú piāo líng 。

业识茫茫没苦海,徇流浩浩逐飘零。

dà shèng cí bēi xīng jiù jì , yī shēng yòng chǔ chū sān shēng 。

大圣慈悲兴救济,一声用处出三声。

zhì shēn yóu cóng fǎ shēn qǐ , xíng shēn huán yuē zhì shēn shēng 。

智身由从法身起,行身还约智身生。

zhì xíng èr shēn róng wú èr , huán guī yī tǐ běn lái píng 。

智行二身融无二,还归一体本来平。

wàn yǒu qí hán zhēn hǎi yìn , yī xīn pǔ xiàn zǒng yuán míng 。

万有齐含真海印,一心普现总圆明。

zhàn guāng yàn yàn hé yī zhǐ , kōng xìng dàng dàng wú suǒ tíng 。

湛光焰焰何依止,空性荡荡无所停。

chù chù shì shēng wú shēng xiāng , chù chù shì miè wú miè xíng 。

处处示生无生相,处处示灭无灭形。

zhū jìng dùn yìn wú lái wǎng , fú yún jù sàn wù cháng chéng 。

珠镜顿印无来往,浮云聚散勿常程。

chū mò rèn zhēn tóng shuǐ yuè , yìng yuán rú xiǎng huà qún qíng 。

出没任真同水月,应缘如响化羣情。

zhòng shēng xìng dì yuán wú rǎn , zhī yuán fú wàng yì zhēn jīng 。

衆生性地元无染,只缘浮妄翳真精。

bù liǎo wǔ yīn rú kōng jù , qǐ zhī sì dà ruò qián chéng 。

不了五阴如空聚,岂知四大若乾城。

wǒ màn chī shān gāo yì yì , wú míng yù hǎi yǎo míng míng 。

我慢痴山高屹屹,无明欲海杳溟溟。

měi zhú zhān tuó jiāo kuáng yǒu , cháng suí měng shòu zuò bēi míng 。

每逐旃陁憍诳友,常随猛兽作悲鸣。

zì xìng zhuǎn shí fān wèi huàn , zì xīn huàn jìng zì xīn jīng 。

自性转识翻为幻,自心幻境自心惊。

le cǐ huàn xìng tóng yáng yàn , kōng huā shí làng fù yuán chéng 。

了此幻性同阳焰,空花识浪复圆成。

tài xū hū jué fú yún sàn , shǐ jué xū kōng běn zì qīng , jīn gǔ zhàn rán cháng jiǎo yíng , bù dé gǔ jīn fán shèng míng 。

太虚忽觉浮云散,始觉虚空本自清,今古湛然常皎莹,不得古今凡圣名。

( jiàn 《 jǐng dé chuán dēng lù 》 juàn èr shí jiǔ ) 。

(见《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九)。

“处处示灭无灭形”全诗翻译

译文:
略明觉地名同异,起复初终互换生。

性海首建增名号,妙觉还依性觉明。

体觉俱含於明妙,明觉妙觉并双行。

妙觉觉妙元明体,全成无漏一真精。

明觉觉明明所了,或因了相失元明。

明妙二觉宗体决,体觉性觉二同明。

湛觉圆圆无增减,此中无佛与众生。

不觉始终非了了,不闻迷悟岂惺惺。

是称心地如来藏,亦无觉照及无生。

非生非灭真如海,湛然常住名无名。

太虚未觉生霞点,岂闻微尘有漏声。

空沤匪离於觉海,动寂元是一真明。

觉明体尔含灵焰,觉明逐焰致亏盈。

差之不返名无觉,会之复本始觉生。

本觉由因始觉生,正觉还依合觉明。

由地二种成差互,遂令浑作赖邪名。

具含染净双歧路,觉明含处异途萌。

性起无生不动智,不离觉体本圆成。

性起转觉翻生所,遂令有漏堕迷盲。

无明因爱相滋润,名色根本相次生。

七识转处蒙圆镜,五六生时蔽觉明。

触受有取相依起,生老病死继续行。

业识茫茫没苦海,徇流浩浩逐飘零。

大圣慈悲兴救济,一声用处出三声。

智身由从法身起,行身还约智身生。

智行二身融无二,还归一体本来平。

万有齐含真海印,一心普现总圆明。

湛光焰焰何依止,空性荡荡无所停。

处处示生无生相,处处示灭无灭形。

珠镜顿印无来往,浮云聚散勿常程。

出没任真同水月,应缘如响化群情。

众生性地元无染,只缘浮妄翳真精。

不了五阴如空聚,岂知四大若乾城。

我慢痴山高屹屹,无明欲海杳茫茫。

每逐旃陁憍诳友,常随猛兽作悲鸣。

自性转识翻为幻,自心幻境自心惊。

了此幻性同阳焰,空花识浪复圆成。

太虚忽觉浮云散,始觉虚空本自清,今古湛然常皎莹,不得古今凡圣名。



总结:

这首古文描绘了觉性与明妙的关系,阐述了觉明体与妙觉的境界,并探讨了众生与佛性之间的关联。诗中表达了一种超越生灭、无漏无尘的真理境界,以及觉性与幻象之间的转换。最后,强调太虚本自清净,湛然常皎莹,超越了世间尘嚣,不受历史和现实所限,不受凡圣名号所束缚。

“处处示灭无灭形”诗句作者惟劲介绍:

惟劲,福州永泰人。嗣灵峰,光化中入南岳,住报慈东藏,迁般舟道场。开平中撰《续宝林传》四卷及《南岳高僧传》。马殷迎入府中,赐号宝文大师。诗四首。(《全唐诗》无惟劲诗,传据《祖堂集》卷十一、《宋高僧传》卷十七、《景德传灯录》卷十九。)更多...

“处处示灭无灭形”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