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昧死排奸谀”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昧死排奸谀”出自哪首诗?

答案:昧死排奸谀”出自: 宋代 苏过 《先君与叔父试制策各携一端砚外孙文骥藏其一过藏其一名贤良砚》,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mèi sǐ pái jiān yú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平

问题2:“昧死排奸谀”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昧死排奸谀”的上一句是: 朅来奉大对 , 诗句拼音为: qiè lái fèng dà duì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平

问题3:“昧死排奸谀”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昧死排奸谀”的下一句是: 谏官与御史 , 诗句拼音为: jiàn guān yǔ yù shǐ ,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

“昧死排奸谀”全诗

先君与叔父试制策各携一端砚外孙文骥藏其一过藏其一名贤良砚 (xiān jūn yǔ shū fù shì zhì cè gè xié yī duān yàn wài sūn wén jì cáng qí yī guò cáng qí yī míng xián liáng yàn)

朝代:宋    作者: 苏过

两翁出蜀时,不携一束书。
朅来奉大对,昧死排奸谀
谏官与御史,钳口惭青蒲。
翁登鸾台上玉堂,论恩献纳在帝旁。
居夷渡海不汝置,险阻艰难曾备尝。

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liǎng wēng chū shǔ shí , bù xié yī shù shū 。
qiè lái fèng dà duì , mèi sǐ pái jiān yú 。
jiàn guān yǔ yù shǐ , qián kǒu cán qīng pú 。
wēng dēng luán tái shàng yù táng , lùn ēn xiàn nà zài dì páng 。
jū yí dù hǎi bù rǔ zhì , xiǎn zǔ jiān nán céng bèi cháng 。

“昧死排奸谀”繁体原文

先君與叔父試制策各攜一端硯外孫文驥藏其一過藏其一名賢良硯

兩翁出蜀時,不攜一束書。
朅來奉大對,昧死排姦諛。
諫官與御史,鉗口慚青蒲。
翁登鸞臺上玉堂,論恩獻納在帝旁。
居夷渡海不汝置,險阻艱難曾備嘗。

“昧死排奸谀”韵律对照

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
两翁出蜀时,不携一束书。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朅来奉大对,昧死排奸谀。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谏官与御史,钳口惭青蒲。

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
翁登鸾台上玉堂,论恩献纳在帝旁。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居夷渡海不汝置,险阻艰难曾备尝。

“昧死排奸谀”全诗注音

liǎng wēng chū shǔ shí , bù xié yī shù shū 。

两翁出蜀时,不携一束书。

qiè lái fèng dà duì , mèi sǐ pái jiān yú 。

朅来奉大对,昧死排奸谀。

jiàn guān yǔ yù shǐ , qián kǒu cán qīng pú 。

谏官与御史,钳口惭青蒲。

wēng dēng luán tái shàng yù táng , lùn ēn xiàn nà zài dì páng 。

翁登鸾台上玉堂,论恩献纳在帝旁。

jū yí dù hǎi bù rǔ zhì , xiǎn zǔ jiān nán céng bèi cháng 。

居夷渡海不汝置,险阻艰难曾备尝。

“昧死排奸谀”全诗翻译

译文:
两位老者离开蜀地的时候,并没有带着一束书籍。朅来奉大对,义无反顾地去对抗邪恶,宁愿昧着头也要排除奸佞。即便被谏官和御史责难,也坚决捍卫自己的信念,羞惭地咬紧嘴唇不作声。其中一位老者登上鸾台,参与皇帝的玉堂讨论,就政务谏言和贡献奉献在皇帝身旁。他们生活在夷族之地,渡过海峡来到别处,却从未忘记你的存在,曾经历尽险阻艰难。
全文描述了两位老者在蜀地时的坚定信念和为国家忠诚奉献的精神,以及他们离开蜀地后依然不忘本心、艰苦奋斗的决心。

“昧死排奸谀”总结赏析

这首诗《先君与叔父试制策各携一端砚外孙文骥藏其一过藏其一名贤良砚》是苏过的作品,讲述了两位老者出蜀时,没有携带书籍,却在朝廷上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忠诚。以下是赏析:和标签: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两位老者的行为,展现了他们的忠诚和智慧。他们没有携带书籍,但在朝廷上仍然表现出杰出的谏言和忠诚之情。他们敢于直言谏官和御史,甚至被钳口,但他们不因此而屈服。最后,他们登上鸾台,向帝王献上了他们的忠诚和智慧,表现出了一种高尚的政治品质。
标签:
忠诚、政治智慧、谏言、忠诚臣民

“昧死排奸谀”诗句作者苏过介绍:

苏过(一○七二~一一二三),字叔党,号斜川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轼第三子。哲宗元佑六年(一○九一),曾应礼部试,未第。绍圣元年(一○九四),轼谪惠州,四年,复谪儋州,皆随行。元符三年(一一○○),随父北归。轼卒後,依叔父辙居颍昌。营湖阴地数亩,名爲小斜川。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监太原税。五年,知郾城。宣和五年,通判定州,卒。有《斜川集》二十卷(此据《宋史》本传,他书着录均爲十卷),已佚。清乾隆时人吴长元得旧钞残本,并从他书纂辑,厘爲六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永乐大典》卷二四○一引《宋故通直郎眉山苏叔党墓志铭》,《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过诗,以《知不斋丛书》本爲底本,校以清乾隆武进赵氏刊本(简称赵本),清旧抄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卷。更多...

“昧死排奸谀”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