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科第少能攀”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少年科第少能攀”出自哪首诗?

答案:少年科第少能攀”出自: 宋代 黄裳 《悼陈伯修殿院 其三》,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shào nián kē dì shǎo néng pān ,诗句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问题2:“少年科第少能攀”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上一句,“少年科第少能攀”已经是第一句了。

问题3:“少年科第少能攀”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少年科第少能攀”的下一句是: 未及登庸梦已阑 , 诗句拼音为: wèi jí dēng yōng mèng yǐ lán ,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少年科第少能攀”全诗

悼陈伯修殿院 其三 (dào chén bǎi xiū diàn yuàn qí sān)

朝代:宋    作者: 黄裳

少年科第少能攀,未及登庸梦已阑。
岂意盖棺尤有地,于飞同在戏鱼山。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shào nián kē dì shǎo néng pān , wèi jí dēng yōng mèng yǐ lán 。
qǐ yì gài guān yóu yǒu dì , yú fēi tóng zài xì yú shān 。

“少年科第少能攀”繁体原文

悼陳伯修殿院 其三

少年科第少能攀,未及登庸夢已闌。
豈意蓋棺尤有地,于飛同在戲魚山。

“少年科第少能攀”韵律对照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少年科第少能攀,未及登庸梦已阑。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岂意盖棺尤有地,于飞同在戏鱼山。

“少年科第少能攀”全诗注音

shào nián kē dì shǎo néng pān , wèi jí dēng yōng mèng yǐ lán 。

少年科第少能攀,未及登庸梦已阑。

qǐ yì gài guān yóu yǒu dì , yú fēi tóng zài xì yú shān 。

岂意盖棺尤有地,于飞同在戏鱼山。

“少年科第少能攀”全诗翻译

译文:
少年时虽然考试成绩不够优秀,未能在科举考试中得到高中状元的机会,但梦想却早已破晓。谁曾想到,即使在去世后盖上棺材,仍有机会在另一个世界展现自己的才华。于飞,也就是诗中的主人公,在戏鱼山中游戏时意外发现了这一奇妙的机缘。
总结:诗人描绘了少年时期志向远大,但未能在科举考试中成功的遗憾,同时又展示了在另一个世界中有意外收获的可能性。

“少年科第少能攀”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诗《悼陈伯修殿院 其三》是黄裳的作品,表达了对陈伯修早逝的惋惜之情。诗人通过抒发自己对陈伯修早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和人生命运的思考,展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诗中第一句“少年科第少能攀”,表达了陈伯修年轻时未能考取功名的遗憾,少年之时未能攀登科举的高峰,留下了未尽的壮志。第二句“未及登庸梦已阑”,强调了他梦想未能实现便早逝的命运,生命仿佛在黎明前就已经结束。
接下来的两句“岂意盖棺尤有地,于飞同在戏鱼山”,通过“盖棺”和“有地”的寓意,诗人表达了陈伯修虽然早逝,但他的身体依然在大地之中有一片安宁之地,与自然相融。同时,“于飞同在戏鱼山”则描绘了他与自然景色相伴,仿佛在天上与山间与自然界一同欢乐嬉戏。

“少年科第少能攀”诗句作者黄裳介绍:

黄裳(一○四三~一一二九),字冕仲,号演山,延平(今福建南平)人。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历越州签判。哲宗元佑四年(一○八九)爲校书郎,六年转集贤校理(《续资治通监长编》卷四二五、四五八),後知颍昌府。绍圣二年(一○九五)爲太常少卿,权尚书礼部侍郎(《宋会要辑稿》礼三之二五、二○之九)。徽宗崇宁初知青州。五年(一一○六),由知郓州落职提举杭州洞霄宫(同上书职官六八之一二)。政和四年(一一一四),知福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致仕,次年卒,年八十七。谥忠文。有《演山先生文集》六十卷。事见《演山先生文集》附录《黄公神道碑》。黄裳诗,以安乐堂、明善堂递藏清抄本《演山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北京图书馆)。参校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更多...

“少年科第少能攀”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