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渐识幽居味”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年来渐识幽居味”出自哪首诗?

答案:年来渐识幽居味”出自: 宋代 苏轼 《是日宿水陆寺寄北山清顺僧二首 其一》,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nián lái jiàn shí yōu jū wèi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问题2:“年来渐识幽居味”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年来渐识幽居味”的上一句是: 佛灯初上报黄昏 , 诗句拼音为: fó dēng chū shàng bào huáng hūn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问题3:“年来渐识幽居味”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年来渐识幽居味”的下一句是: 思与高人对榻论 , 诗句拼音为: sī yǔ gāo rén duì tà lùn ,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年来渐识幽居味”全诗

是日宿水陆寺寄北山清顺僧二首 其一 (shì rì sù shuǐ lù sì jì běi shān qīng shùn sēng èr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草没河堤雨暗村,寺藏修竹不知门。
拾薪煮药怜僧病,扫地焚香浄客魂。
农事未休侵小雪,佛灯初上报黄昏。
年来渐识幽居味,思与高人对榻论。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cǎo méi hé dī yǔ àn cūn , sì cáng xiū zhú bù zhī mén 。
shí xīn zhǔ yào lián sēng bìng , sǎo dì fén xiāng jìng kè hún 。
nóng shì wèi xiū qīn xiǎo xuě , fó dēng chū shàng bào huáng hūn 。
nián lái jiàn shí yōu jū wèi , sī yǔ gāo rén duì tà lùn 。

“年来渐识幽居味”繁体原文

是日宿水陸寺寄北山清順僧二首 其一

草沒河堤雨暗村,寺藏修竹不知門。
拾薪煮藥憐僧病,掃地焚香浄客魂。
農事未休侵小雪,佛燈初上報黄昏。
年來漸識幽居味,思與高人對榻論。

“年来渐识幽居味”韵律对照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草没河堤雨暗村,寺藏修竹不知门。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拾薪煮药怜僧病,扫地焚香浄客魂。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农事未休侵小雪,佛灯初上报黄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年来渐识幽居味,思与高人对榻论。

“年来渐识幽居味”全诗注音

cǎo méi hé dī yǔ àn cūn , sì cáng xiū zhú bù zhī mén 。

草没河堤雨暗村,寺藏修竹不知门。

shí xīn zhǔ yào lián sēng bìng , sǎo dì fén xiāng jìng kè hún 。

拾薪煮药怜僧病,扫地焚香浄客魂。

nóng shì wèi xiū qīn xiǎo xuě , fó dēng chū shàng bào huáng hūn 。

农事未休侵小雪,佛灯初上报黄昏。

nián lái jiàn shí yōu jū wèi , sī yǔ gāo rén duì tà lùn 。

年来渐识幽居味,思与高人对榻论。

“年来渐识幽居味”全诗翻译

译文:
草丛掩盖了河堤,雨水使村庄显得模糊不清。寺院中藏有修竹,却不知它们的门在哪里。

捡拾柴薪为僧人煮药,怜惜他们生病的身躯。扫除庭院,焚香净化来访客人的心灵。

农民的工作尚未停歇,小雪已经开始降临。佛灯初燃,报告黄昏的来临。

岁月逐渐使我懂得了隐居生活的滋味,思考着与高人相对坐,共同探讨道义。

全诗描绘了一个安静宁谧的景象,寺庙和村庄交相辉映,有僧侣和客人,有农民和佛灯。诗人渴望与高人一起探讨人生的真谛,以此表达了对隐居生活和心灵净化的向往。

“年来渐识幽居味”总结赏析

《是日宿水陆寺寄北山清顺僧二首 其一》这首诗是苏轼创作的,讲述了他宿泊在水陆寺的经历,感叹了寺庙的宁静和僧侣的虔诚。让我们来进行赏析:
这首诗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标签:写景):描写了草木高耸、雨暗村庄,寺庙隐藏在竹林之中,形成一幅幽静的景象。这里的自然描写展示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感悟。
**第二部分**(标签:抒情):诗人提到了僧侣的病情,他拾起柴薪,煮药为僧人,表现出对人间苦难的同情之情。扫地、焚香则表达了对精神净化和超脱的向往。
**第三部分**(标签:咏物):描述了农事未休,佛灯初上,突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持续。诗人对寺庙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也在此部分中得以体现。
总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宁静、清净的意境,以及对人世间生活和精神寄托的思考。这是一首充满禅意和哲理的诗作,展示了苏轼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刻理解。

“年来渐识幽居味”诗句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於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於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谥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乾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後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佑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更多...

“年来渐识幽居味”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