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不待语言通”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相逢不待语言通”出自哪首诗?

答案:相逢不待语言通”出自: 宋代 邵雍 《和邢和叔学士见别》,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xiāng féng bù dài yǔ yán tōng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问题2:“相逢不待语言通”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相逢不待语言通”的上一句是: 世路如何若大东 , 诗句拼音为:shì lù rú hé ruò dà dōng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问题3:“相逢不待语言通”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相逢不待语言通”的下一句是: 观君自比诸葛亮 , 诗句拼音为: guān jūn zì bǐ zhū gě liàng ,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相逢不待语言通”全诗

和邢和叔学士见别 (hé xíng hé shū xué shì jiàn bié)

朝代:宋    作者: 邵雍

世路如何若大东,相逢不待语言通
观君自比诸葛亮,顾我殊非黄石公。
讲道污隆无巨细,语时兴替有初终。
出人才业尤须惜,慎勿轻为西晋风。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shì lù rú hé ruò dà dōng , xiāng féng bù dài yǔ yán tōng 。
guān jūn zì bǐ zhū gě liàng , gù wǒ shū fēi huáng shí gōng 。
jiǎng dào wū lóng wú jù xì , yǔ shí xīng tì yǒu chū zhōng 。
chū rén cái yè yóu xū xī , shèn wù qīng wèi xī jìn fēng 。

“相逢不待语言通”繁体原文

和邢和叔學士見別

世路如何若大東,相逢不待語言通。
觀君自比諸葛亮,顧我殊非黄石公。
講道污隆無巨細,語時興替有初終。
出人才業尤須惜,慎勿輕爲西晉風。

“相逢不待语言通”韵律对照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世路如何若大东,相逢不待语言通。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观君自比诸葛亮,顾我殊非黄石公。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讲道污隆无巨细,语时兴替有初终。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出人才业尤须惜,慎勿轻为西晋风。

“相逢不待语言通”全诗注音

shì lù rú hé ruò dà dōng , xiāng féng bù dài yǔ yán tōng 。

世路如何若大东,相逢不待语言通。

guān jūn zì bǐ zhū gě liàng , gù wǒ shū fēi huáng shí gōng 。

观君自比诸葛亮,顾我殊非黄石公。

jiǎng dào wū lóng wú jù xì , yǔ shí xīng tì yǒu chū zhōng 。

讲道污隆无巨细,语时兴替有初终。

chū rén cái yè yóu xū xī , shèn wù qīng wèi xī jìn fēng 。

出人才业尤须惜,慎勿轻为西晋风。

“相逢不待语言通”全诗翻译

译文:

世间的道路就像大江东流,当相逢之时并不需要言语交流。
你自称与诸葛亮相似,但我觉得我与黄石公却截然不同。
说话之道应该纯洁而不腐朽,言语时机的兴衰变化有始有终。
在选拔人才和从事事业时要特别珍惜,切勿轻易效仿西晋的风尚。



总结:

这首诗通过比喻世路如大江东流,相逢不需多言,表达人们在世间行走时不必刻意用言语传递信息。接着作者用自比诸葛亮、黄石公的方式,彰显了自己与众不同的态度和风格。其次,诗人提出讲话之道应该纯洁不腐,言语的使用需要适时而变,充分展示了自己对言语的重视。最后,诗人呼吁对选拔人才和从事事业要谨慎对待,不要轻率地效仿西晋的风尚。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相逢不待语言通”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诗《和邢和叔学士见别》是邵雍的创作,表达了在世路艰难时,友人之间相逢离别的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的语言描写了诗人与邢和叔学士的离别情景。首句“世路如何若大东,相逢不待语言通。”表现出了世事无常,人生充满了变化,不需要言辞也能互相了解的深厚友情。作者以东方比喻世事的不断变迁,而友情却永恒不变。
接下来的两句“观君自比诸葛亮,顾我殊非黄石公。”则表现出了作者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友人自比诸葛亮,表明他的才智和胆识,而作者则以“殊非黄石公”来自谦,显示了诗人的谦逊之态。
接下来的两句“讲道污隆无巨细,语时兴替有初终。”提到了友人的学识和言辞的变化,表明他的学识渊博,言辞充实,但也充满了变化,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和曲折。
最后两句“出人才业尤须惜,慎勿轻为西晋风。”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期许和叮嘱,希望他能珍惜自己的才华,不轻易受外界风气的影响。

“相逢不待语言通”诗句作者邵雍介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佑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佑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佑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佑中赐谥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更多...

“相逢不待语言通”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