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光明处处身”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处处光明处处身”出自哪首诗?

答案:处处光明处处身”出自: 宋代 释正觉 《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七○》,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chù chù guāng míng chù chǔ shēn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问题2:“处处光明处处身”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处处光明处处身”的上一句是: 一切法空观自在 , 诗句拼音为: yī qiè fǎ kōng guān zì zài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问题3:“处处光明处处身”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处处光明处处身”的下一句是: 者回泡幻同无碍 , 诗句拼音为: zhě huí pào huàn tóng wú ài ,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处处光明处处身”全诗

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七○ (jì sòng èr bǎi líng wǔ shǒu qí qī ○)

朝代:宋    作者: 释正觉

三界唯心,唯心三界,一切法空观自在。
处处光明处处身,者回泡幻同无碍。
吐云如山,吞川如海,了无毛发居其外。
万象森罗尽我家,只个虚空肚皮大。

○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

sān jiè wéi xīn , wéi xīn sān jiè , yī qiè fǎ kōng guān zì zài 。
chù chù guāng míng chù chǔ shēn , zhě huí pào huàn tóng wú ài 。
tǔ yún rú shān , tūn chuān rú hǎi , le wú máo fà jū qí wài 。
wàn xiàng sēn luó jìn wǒ jiā , zhī gè xū kōng dù pí dà 。

“处处光明处处身”繁体原文

偈頌二百零五首 其七○

三界唯心,唯心三界,一切法空觀自在。
處處光明處處身,者回泡幻同無礙。
吐雲如山,吞川如海,了無毛髮居其外。
萬象森羅盡我家,只箇虛空肚皮大。

“处处光明处处身”韵律对照

○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
三界唯心,唯心三界,一切法空观自在。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
处处光明处处身,者回泡幻同无碍。

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
吐云如山,吞川如海,了无毛发居其外。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
万象森罗尽我家,只个虚空肚皮大。

“处处光明处处身”全诗注音

sān jiè wéi xīn , wéi xīn sān jiè , yī qiè fǎ kōng guān zì zài 。

三界唯心,唯心三界,一切法空观自在。

chù chù guāng míng chù chǔ shēn , zhě huí pào huàn tóng wú ài 。

处处光明处处身,者回泡幻同无碍。

tǔ yún rú shān , tūn chuān rú hǎi , le wú máo fà jū qí wài 。

吐云如山,吞川如海,了无毛发居其外。

wàn xiàng sēn luó jìn wǒ jiā , zhī gè xū kōng dù pí dà 。

万象森罗尽我家,只个虚空肚皮大。

“处处光明处处身”全诗翻译

译文:
在这段古文中,通过反复表述"三界唯心,唯心三界,一切法空观自在",强调了唯心的观点,认为世界的本质是心所致,一切法皆空,观察自在。
接着描述"处处光明处处身,者回泡幻同无碍",形象地描绘出身体无处不在,宛如回泡般幻化无碍。
然后写道"吐云如山,吞川如海,了无毛发居其外",形容了一种伟岸的气象,吐出的云像山一样巨大,吞食的川如海一般广阔,且没有一丝毛发遮挡。
最后总结:全文:"万象森罗尽我家,只个虚空肚皮大",表达了作者对宇宙万物都归属于自己家中的感悟,而虚空则宛如巨大的肚皮,无垠广阔。
整篇古文强调唯心观念,宇宙现象皆空,以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身体与宇宙之间的奇特关系,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界的深邃思考和超然境界。

“处处光明处处身”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七○》由佛教大师释正觉创作,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佛教思想中的唯心观念。诗中通过“三界唯心,唯心三界”表明世界的存在完全是心的显现,一切法皆是虚幻的,观照心性即可自在。作者用“吐云如山,吞川如海”形象地描绘了虚空的辽阔和广大,强调了世界的空性和虚幻性。最后两句“万象森罗尽我家,只个虚空肚皮大”则表现了修行者对世间万象的超越,以及对自身真实本性的领悟,彰显了大乘佛教的境界。

“处处光明处处身”诗句作者释正觉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发,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於净明寺本宗大师,得戒於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於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於卷末。更多...

“处处光明处处身”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