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全宋诗 >诗词名句 > 范正献书毕帖赞 > 尤以见公之于元丰

“尤以见公之于元丰”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尤以见公之于元丰”出自哪首诗?

答案:尤以见公之于元丰”出自: 宋代 岳珂 《范正献书毕帖赞》, 诗句拼音为: yóu yǐ jiàn gōng zhī yú yuán fēng

问题2:“尤以见公之于元丰”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尤以见公之于元丰”的上一句是: 皦然初终 , 诗句拼音为: jiǎo rán chū zhōng

问题3:“尤以见公之于元丰”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尤以见公之于元丰”的下一句是: 盖尽其魏阙之心 , 诗句拼音为: gài jìn qí wèi quē zhī xīn ,诗句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尤以见公之于元丰”全诗

范正献书毕帖赞 (fàn zhèng xiàn shū bì tiē zàn)

朝代:宋    作者: 岳珂

士之以道义相从,岂计其功,而况乎公。
当其任紬绎唐事之寄,所以极简编之从容。
亦既上成书于迩英,而公犹得以三百年之监,信其遗风。
则是一纪之淹,乃所以就百世之功。
石渠兰台,片言帝聪,考盘弗为,皦然初终,尤以见公之于元丰
盖尽其魏阙之心,而裕陵之于温国,未尝不知其畎亩之忠也。
此帖之存,公心天通。
诋斥之诬,吁嗟麟穷。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平平平。
仄仄平平,平平平平。

shì zhī yǐ dào yì xiāng cóng , qǐ jì qí gōng , ér kuàng hū gōng 。
dāng qí rèn chōu yì táng shì zhī jì , suǒ yǐ jí jiǎn biān zhī cóng róng 。
yì jì shàng chéng shū yú ěr yīng , ér gōng yóu dé yǐ sān bǎi nián zhī jiān , xìn qí yí fēng 。
zé shì yī jì zhī yān , nǎi suǒ yǐ jiù bǎi shì zhī gōng 。
shí qú lán tái , piàn yán dì cōng , kǎo pán fú wèi , jiǎo rán chū zhōng , yóu yǐ jiàn gōng zhī yú yuán fēng 。
gài jìn qí wèi quē zhī xīn , ér yù líng zhī yú wēn guó , wèi cháng bù zhī qí quǎn mǔ zhī zhōng yě 。
cǐ tiē zhī cún , gōng xīn tiān tōng 。
dǐ chì zhī wū , xū jiē lín qióng 。

“尤以见公之于元丰”繁体原文

范正獻書畢帖贊

士之以道義相從,豈計其功,而况乎公。
當其任紬繹唐事之寄,所以極簡編之從容。
亦既上成書于邇英,而公猶得以三百年之鑑,信其遺風。
則是一紀之淹,乃所以就百世之功。
石渠蘭臺,片言帝聰,考槃弗爲,皦然初終,尤以見公之于元豐。
蓋盡其魏闕之心,而裕陵之于溫國,未嘗不知其畎畝之忠也。
此帖之存,公心天通。
詆斥之誣,吁嗟麟窮。

“尤以见公之于元丰”全诗注音

shì zhī yǐ dào yì xiāng cóng , qǐ jì qí gōng , ér kuàng hū gōng 。

士之以道义相从,岂计其功,而况乎公。

dāng qí rèn chōu yì táng shì zhī jì , suǒ yǐ jí jiǎn biān zhī cóng róng 。

当其任紬绎唐事之寄,所以极简编之从容。

yì jì shàng chéng shū yú ěr yīng , ér gōng yóu dé yǐ sān bǎi nián zhī jiān , xìn qí yí fēng 。

亦既上成书于迩英,而公犹得以三百年之监,信其遗风。

zé shì yī jì zhī yān , nǎi suǒ yǐ jiù bǎi shì zhī gōng 。

则是一纪之淹,乃所以就百世之功。

shí qú lán tái , piàn yán dì cōng , kǎo pán fú wèi , jiǎo rán chū zhōng , yóu yǐ jiàn gōng zhī yú yuán fēng 。

石渠兰台,片言帝聪,考盘弗为,皦然初终,尤以见公之于元丰。

gài jìn qí wèi quē zhī xīn , ér yù líng zhī yú wēn guó , wèi cháng bù zhī qí quǎn mǔ zhī zhōng yě 。

盖尽其魏阙之心,而裕陵之于温国,未尝不知其畎亩之忠也。

cǐ tiē zhī cún , gōng xīn tiān tōng 。

此帖之存,公心天通。

dǐ chì zhī wū , xū jiē lín qióng 。

诋斥之诬,吁嗟麟穷。

“尤以见公之于元丰”全诗翻译

译文:

士人之间应该秉持道德与义理互相支持,不仅是为了计算功绩,更是追求公共利益。
在他担任编纂唐代历史的使命时,以简练从容之态度,传达了对历史的深切感受。
他的著作虽然早已面世,但三百年的时光里,他的精神仍然延续,可见他的影响力。
这一时代的记录,成就了百世之功。
《石渠兰台》这部作品,记录了帝王的聪慧,举案齐眉的谦虚,从头到尾皆一片明净,尤其在元丰年间,更是彰显了他的才华。
他完美地表达了魏阙之心,同时又展示了对温国的忠诚,这种对国家的热忱无不体现在畎亩之间。
这件书信的保存,传达了作者的心灵交流。
对于那些毫无根据的诬陷,只能叹息于深思熟虑的谎言。
总结:这段古文谈论了士人应以道义为依归,不仅追求功名,更追求公共利益。它赞美了一位唐代编纂历史的人,在简练的表达中流露出对历史的情感。作者认为这部作品经过三百年仍有影响力,代表了百世的功绩。文中还表达了对帝王才智和谦虚的赞美,以及对国家的忠诚。书信的保存传达了作者的心声,而对于无根据的诽谤只能感叹于其虚假性。

“尤以见公之于元丰”诗句作者岳珂介绍:

岳珂(一一八二~?),字肃之,号亦斋、东几,晚号倦翁,汤阴(今属河南)人,侨居江州(今江西九江)。飞孙,霖子。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以荫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曾预开禧北征之役。因预知北征之弊,于战败後召爲朝官,历司农寺主簿、光禄丞、太官令。嘉定十年(一二一七),由大农丞权知嘉兴府。十二年,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丞、淮南东路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并多次摄知镇江府。理宗绍定六年(一二三三),因元夕诗爲门人韩正伦文致告讦,获罪罢官。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起爲湖广总领。三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四年,复起爲淮南江浙荆湖八路制置茶盐使、兼知太平州。淳佑元年(一二四一),以言官劾横敛罢,居吴门。卒年六十余。珂好文学、喜书法,与刘过、辛弃疾等有交往。有《岳鄂王行实编年》二卷,《金佗粹编》二十八卷、续编三十卷,《桯史》十五卷、《愧郯录》十五卷等传世。《玉楮集》八卷,系自编嘉熙二年至四年之诗,取《列子》刻玉爲楮三年而成之意。另《棠湖诗稿》一卷,收《宫词》百首。又有《宝真斋法书赞》二十八卷,其中保存有不少文献。事迹散见本人有关着作、并附见《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 岳珂诗,《玉楮集》以明代珂十六世孙元声等收藏、周念祖等雠印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玉楮诗稿》(简称小集)、《宋诗抄·玉楮集抄》(简称诗抄);《棠湖诗稿》以汲古阁影宋抄本爲底本,校以清《拜经楼丛书》本(简称拜经楼本);《宝真斋法书赞》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丛书集成》排印本(简称聚珍版),辑录时删落部分过于接近骈文之作。合编爲十九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更多...

“尤以见公之于元丰”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