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棘护龙孙”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插棘护龙孙”出自哪首诗?

答案:插棘护龙孙”出自: 宋代 孙觌 《广教寺种玉轩》,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chā jí hù lóng sūn ,诗句平仄: 仄仄仄平平

问题2:“插棘护龙孙”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插棘护龙孙”的上一句是: 持鉏掀鼠壤 , 诗句拼音为: chí chú xiān shǔ rǎng ,诗句平仄: 仄仄仄平平

问题3:“插棘护龙孙”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插棘护龙孙”的下一句是: 不放纤尘立 , 诗句拼音为: bù fàng xiān chén lì ,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插棘护龙孙”全诗

广教寺种玉轩 (guǎng jiào sì zhòng yù xuān)

朝代:宋    作者: 孙觌

道人余浄业,种竹把云根。
野色禅窗迅,秋声客枕喧。
持鉏掀鼠壤,插棘护龙孙
不放纤尘立,清风自满门。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dào rén yú jìng yè , zhòng zhú bǎ yún gēn 。
yě sè chán chuāng xùn , qiū shēng kè zhěn xuān 。
chí chú xiān shǔ rǎng , chā jí hù lóng sūn 。
bù fàng xiān chén lì , qīng fēng zì mǎn mén 。

“插棘护龙孙”繁体原文

廣教寺種玉軒

道人餘浄業,種竹把雲根。
野色禪窗迅,秋聲客枕喧。
持鉏掀鼠壤,插棘護龍孫。
不放纖塵立,清風自滿門。

“插棘护龙孙”韵律对照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道人余浄业,种竹把云根。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野色禅窗迅,秋声客枕喧。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持鉏掀鼠壤,插棘护龙孙。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不放纤尘立,清风自满门。

“插棘护龙孙”全诗注音

dào rén yú jìng yè , zhòng zhú bǎ yún gēn 。

道人余浄业,种竹把云根。

yě sè chán chuāng xùn , qiū shēng kè zhěn xuān 。

野色禅窗迅,秋声客枕喧。

chí chú xiān shǔ rǎng , chā jí hù lóng sūn 。

持鉏掀鼠壤,插棘护龙孙。

bù fàng xiān chén lì , qīng fēng zì mǎn mén 。

不放纤尘立,清风自满门。

“插棘护龙孙”全诗翻译

译文:
道士我余浄,专心致力于清修道业,种植竹子,好似将云端把持在手中。
在野外欣赏大自然的美景,禅修的窗户迅速地打开,秋天的声音扰乱了我作为旅客的枕头边。
手持农具挖开老鼠的洞穴,拔掉棘草保护着神龙的子孙。
我不放任一丝灰尘停留,保持居所清洁,清风自然而来,满溢在我的门前。
全文总结:文章描述了一位道士余浄,专心种植竹子,修道修炼,居住在野外。在秋天,他在禅修时突然听到外面的声音,于是他手持农具前去处理老鼠洞穴和棘草,保护了神龙的后代。他对居所保持极度的整洁,清风吹过门前,使他的居所清新宜人。

“插棘护龙孙”诗句作者孙觌介绍:

孙觌(一○八一~一一六九),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清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卷一九)。政和四年(一一一四)又中词科(《重修毗陵志》卷一一),爲秘书省校书郎(《鸿庆居士集》卷三二《与吴世范帖》)。钦宗即位,由国子司业擢侍御史,以论太学生伏阙事,出知和州。未几召试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金兵破汴京,曾草降表(以上《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七、四三、六二、七一)。高宗即位,以降表事斥罢,归州安置。未几再试中书舍人。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知平江府。历试给事中、吏部侍郎,兼权直学士院。三年,出知温州,改知平江府,以扰民夺职,提举鸿庆居。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起知临安府。二年,以盗用军钱除名,象州羁管。四年,放还,居太湖二十余年,致仕(以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六、一○、一二、一六、一八、二二、二七、四一、五三)。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孙觌爲人依违无操,《宋史》无传。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牍》传世。 孙觌诗,以《常州先哲遗书》据宋钞本所刊《鸿庆居士集》(四十二卷,其中诗七卷,多爲绍兴二年被贬後作品)爲底本,校以宋刻残本《孙尚书大全文集》(五十七卷,今存三十三卷,诗见卷六、卷五七。简称宋刻本,藏北京图书馆)、明钞《南台陵孙尚书大全集》(七十卷,诗见卷一二至卷二○、卷六八,简称明钞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钞本多出底本之诗和底本卷二八中二首乐语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二卷。更多...

“插棘护龙孙”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