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èr shí sòng qí sì
十二时颂 其四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文准 (shì wén zhǔn)

食时辰,更无一法可当情。
千里出山云有色,一源投涧水无声。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shí shí chén , gèng wú yī fǎ kě dāng qíng 。
qiān lǐ chū shān yún yǒu sè , yī yuán tóu jiàn shuǐ wú shēng 。

写景 咏物

十二時頌 其四

—— 釋文準

食時辰,更無一法可當情。
千里出山雲有色,一源投澗水無聲。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shí shí chén , gèng wú yī fǎ kě dāng qíng 。
qiān lǐ chū shān yún yǒu sè , yī yuán tóu jiàn shuǐ wú shē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在用餐的时刻,再也找不到任何可应付情感的方法。
千里之外的山峦云彩显现出色彩,但一个涧流的水却静默无声。
总结:
这句古文描述了食时的情感无法掌控,同时通过对比千里外山中云彩的色彩和涧流的寂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十二时颂 其四》赏析:
这首诗由释文准创作,通过描述不同的时辰,反映了时光的流转和自然的变化。以下是对诗的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十二时辰为线索,表达了时光的无常和生活的变化。诗人首先提到“食时辰”,强调了人们在不同的时辰需要进食,但却没有一个固定的法则可以完全适应各种情况。这句话暗示了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变化。
接着,诗人描述了山和云的景象。他说“千里出山云有色”,这句话描绘了远处的山脉,山的形态在不同的时辰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再次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幻。而“一源投涧水无声”则表达了涧中的水流宁静无声,与前半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时辰和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生命瞬息万变、时光流逝不止的主题。诗人没有为时光流逝和自然变化提供明确的解决方案,而是通过意象的呈现,让读者感受到了时光和自然的神秘和深刻之处。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文准写的《十二时颂》系列:

本文作者释文准介绍:🔈

释文准(一○六一~一一一五),号湛堂,俗姓梁,兴元(今陕西汉中)人。初住豫章云岩寺,移居隆兴府泐潭寺。爲南岳下十三世,宝峰文禅师法嗣。徽宗政和五年卒,年五十五。事见《石门文字禅》卷三○,《嘉泰普灯录》卷七、《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今录诗三十七首。 查看更多>>

释文准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