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hù ( 候古切 )

部首:示

简体:祜

上讳。

繁体:祜

上諱。

宋 · 徐铉 注

臣铉等曰:此汉安帝名也。福也。当从示古声。

清 ·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上讳。

言上讳者五。禾部秀、汉世祖名也。艸部庄、显宗名也。火部炟、肃宗名也。戈部肈、孝和帝名也。祜、恭宗名也。殇帝名隆不与焉。伏矦古今注曰。隆之字曰盛。亦当言上讳明矣。而五经异义云。汉幼小诸帝皆不庙祭。而祭于陵。既不庙祭矣。则不讳可知。此许冲奏上时。于隆字不曰上讳所由也。讳止于世祖者。记曰。既卒哭。宰夫执木铎以徇于宫曰。舍故而讳新。故、谓高祖祖之父当迁者。杜预亦言自父至高祖皆不敢厈言。计许君卒于恭宗已后。自恭宗至世祖适五世。世祖已上虽高帝不讳。葢汉制也。此书之例。当是不书其字。但书上讳二字。书其字则非讳也。今本有篆文者。后人补之。不书故其诂训形声俱不言。假令补之。则曰祜福也、从示、古声。祜训福。则当与禄禠等为类。而列于首者、尊君也。古音第五部。

包含“祜”字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