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成语“不以为然”,来自苏轼的文章《再乞罢详定役法状》。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成语可拆为“不以为”和“然”两部分,“然”表示“对、正确”的意思。

元祐元年七月二日,朝奉郎试中书舍人苏轼状奏。右臣先曾奏论衙前一役,只当招募,不当定差,执政不以为然。臣等奏乞罢免臣详定役法,奉圣旨不许。经今月余,前所论奏,并不蒙施行,而臣愚蠢,终执所见。近又窃见吏部尚书孙永奏,驳臣所论。盖是臣愚暗无状,上与执政不同,下与本局异议,若不罢免,即执政所欲立法无缘得成。况今来季限已满,诸路立法文字节次到局,全藉通晓协同之人共力裁定。如臣乖异,必害成法,乞早赐指挥罢免。所有臣固违圣旨之罪,亦乞施行。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宋·苏轼 《再乞罢详定役法状》

 

文章大意:

苏轼在元祐元年七月二日上书请求罢免自己的职务。他在状奏中提到之前曾上书请求修改招募制度,但被拒绝。尽管圣旨不允许他修改招募制度,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最近看到吏部尚书孙永的奏折反驳了他的观点。苏轼认为自己与政府和地方的意见相左,如果不罢免自己,就会妨碍政府的立法工作。现在季限已满,各地的法令已经送到政府,需要通晓事情的人一起来制定。苏轼认为如果他继续留任,可能会影响立法工作,因此请求早日罢免。同时他也承认自己违背了圣旨,请求立即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