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徐姓的诗人词人列表

  • 文 (xú wén)

    文,高邮(今属江苏)人。哲宗元佑时与黄庭坚有唱和。事见《山谷内集》卷八《次韵文将至国门见寄二首》任渊注。

  • 遘 (xú gòu)

    遘,繁昌(今安徽繁昌西北)人。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事见清道光《繁昌县志》卷一二。

  • 辅 (xú fǔ)

    辅,玉山(今属江西)人。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清同治《玉山县志》卷七)。徽宗政和初,官荆湖南路转运判官(《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二三)。

  • 铎 (xú duó)

    铎,字振文,兴化莆田(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续资治通监长编》卷二七三),签书镇东军判官。哲宗绍圣末,以给事中直学士院。迁礼部侍郎。徽宗立,以龙图阁待制知青州,被劾落职知湖州。崇宁中官至吏部尚书,卒。《宋史》卷三二九有传。

  • 常 (xú cháng)

    常,字彦和,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提举广南西路常平(《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七)。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提举河东路常平(同上书职官六七之三七)。後知吉州。苏轼尝称其爲天下奇男子。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五有传。

  • 遹 (xú yù)

    遹,字绍闻,瓯宁(今福建建瓯)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特奏对策第一。政和六年(一一一六)官秘书省着作郎(《宋会要辑稿》运历一之一八)。直秘阁,知广德军。事见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五。今录诗二首。

  • 大正 (xú dà zhèng)

    大正,字得之,瓯宁(今福建建瓯)人。哲宗元佑时尝筑室建安北山下,名闲轩,秦观爲之记(《淮海集》卷六《闲轩记》),苏轼爲赋诗(《东坡全集》前集卷一四《大正闲轩》)。人称北山学士(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八)。

  • 评 (xú píng)

    评,哲宗元佑七年(一○九二)知新城县(《咸淳临安志》卷二一)。今录诗三首。

  • 鹗 (xú è)

    鹗,哲宗时人(《宋诗纪事补遗》卷三一)。

  • 迪 (xú dí)

    迪,繁昌(今安徽繁昌西北)人。与兄遘相师友。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进士(《宋诗拾遗》卷一○)。事见清康熙《太平府志》卷二八《遘传》。

  • 庚 (xú gēng)

    庚,字叔义,乐平(今属江西)人。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进士,差主管绫锦院,迁诸司审计。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爲福建提刑,进转运使,致仕。自号寄傲老人,有《寄傲集》,已佚。事见清道光《乐平县志》卷七。

  • 三畏 (xú sān wèi)

    三畏,登州黄县(今属山东)人。哲宗绍圣五年(一○九八)正月五日曾与守亿、任广同游黄县卢山延真观。事见《山左金石志》卷一七。

  • 存 (xú cún)

    存,字诚叟,号逸平,江山(今属浙江)人。徽宗宣和间从杨时学,既有得,讲道於家,执经者前後千余人。爲朱熹敬服。有《六经讲义》、《中庸论孟解》、《潜心室铭》。事见清康熙《江山县志》卷九

  • 俯 (xú fǔ)

    俯(一○七五~一一四一),字师川,洪州分宁(今江西...俯亦入江西诗派,有《东湖集》三卷(《直斋书录解题》...俯诗,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及...俯(1075~1141)宋代官员,江西派著名诗人之...禧之子,黄庭坚之甥。因父死于国事,授通直郎,累官右...

  • 伟达 (xú wěi dá)

    伟达,一作伟远(《咸淳临安志》卷六一),新城(今浙江富阳西南)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受张邦昌命权膳部员外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台州。四年,知吉州,调广东转运判官,以曾受僞职论罢(同上书卷五二、七三)。

共 239 条
徐 · 姓氏介绍

一 姓氏源流
氏的姓氏来源比较纯正,主要出自嬴姓。是先帝玄孙伯益之子若木的后裔。相传陷帝有一个孙女叫女修,因食燕子蛋而怀有大业。大业娶少典氏女子女华为妻,生下了伯益。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除了正式赐他为嬴姓以外,还把本族的女子姚氏嫁给他,姚女后来生了两个儿子,其中小儿子叫若木因为他的父亲有功,所以封他于,建立国。国历经了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是作为诸侯而存在的。周穆王的时候传到了国的32世孙君偃,他很聪明,对百姓又很好,所以深的百姓的爱戴,国力不断强大。当时周穆王喜欢云游四方而经常不问国家大事,诸侯埋怨他的很多,君偃于是产生了想要取代周穆王的野心。于是他自称为偃王,率领各国联军向周国进军,周穆王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返回京城,调兵前去镇压。偃王只好收兵而逃,他躲进了彭城一带的山中。由于他得得民心,跟着他到了山中得百姓很多。这座山后来就叫做山,州也因此而得名。周穆王也因此不得不封他的儿子宗于,称为“子”,继续管理国。春秋时期,国被楚国打败,国力从此日渐消退,周敬王八年的时候,国被吴国所灭,国的后裔就称为氏,以国为姓,代代相传。
二 迁徙分布
远古时期若木被封国的地方在今天的安徽凤阳县北部,这是姓的最早的发源地。在此地聚居的氏,在国灭亡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大姓了。后来他们纷纷向北方迁徙。大致经过汉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在我国北方的山东、河南等地形成了多处郡望。及古代的东海、高平、东宛等地。具体的迁播时间是:秦朝以前已迁入了山东。历史商有一个日本始祖福,也叫市,关于他渡海求不老神药的事,在历史上有多处记载,《史记》中的《秦始皇本纪》是这样记载的: “市,齐人,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嬴州,请地齐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之。”市访不老神药的故事,虽然在不同的史书记载中有一些出入,但却为两千多年以前的氏迁播于山东提供了有力的证明。东汉以前已有氏再迁播到今天的甘肃省境内。也就是说,在汉朝的时候,姓已经迁播于北方的广大地区。姓的南迁也比其他的姓氏要早一些。据《东海堂氏族谱》的记载,在汉桓帝时,有一世祖稚迁居江西南昌; 二世祖迁居至浙江龙游;三世祖分居于浙江、江西、江苏等省的好多地方。二姓的大举南迁是从魏晋开始的,隋唐时期在我国的南方又有了进一步的繁衍发展。宋末,姓人再由江西石城迁至福建的上杭、连城等地。元朝的时候,姓主要繁衍于广东的丰顺、梅县、海丰等 地。总之,姓在秦氢汉的时候 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河下游地区,尤为山东繁衍得最为旺盛。从魏晋至唐代,姓主要繁衍于淮河及长江下游大部分地区,宋朝以后,已经分布于广大江南地区了。至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氏的大量繁衍就是宋代以后的事了。
三 郡望堂号
【郡望】
1东海郡:秦朝的时候置郡,治所在今天的山东境内。西汉时相当于今天的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灌南以北的地区;东魏及隋唐相当于今江苏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的地区。
2高平郡:今泰始元年改山阳郡置郡,治所在今天山东巨野南部。其后屡有迁居,其中北周时曾改高都郡置高平郡,治所在高都,相当于今天山西晋城、高平等地。
3高宛郡:秦始置郡,汉建安初分琅岈、齐郡置郡,治所在今山东省境内。
4琅邪郡:秦朝的时候置郡,治所在琅邪(今山东胶南县境内)。西汉的时候移到东武。相当于今天的山东半岛东南部。
四 历史名人
渭:山阴人,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自称书法天下第一,长于行草。擅长水墨花竹、山水、人物。与陈复道并答“青藤、白阳”。有《文长全集》、《南词续录》等。
霞客:南直隶江苏人,杰出的旅行家和游记文学家,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其观察所记,按日记载,死后编辑而成《霞客游记》。
光启:明代科学家。字子先,上海家汇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崇祯五年升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六年兼任文渊阁大学士。研究范围广泛,以农学、天文学、数学较为突出。较早从窦马利学习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测量、水利等科学技术,并介绍到我国,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积极推动者。著有《农政全书》,主译《崇祯历书》,译著《几何原本》。
淑:陇西人,东汉著名女诗人。
稚:今江西南昌境内人,汉桓帝时因不满宦官专权,虽经多次征聘,最终没有做官,时称“州高士”。
其它姓氏诗人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