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卢姓的诗人词人列表

  • 刚 (lú gāng)

    刚,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尝知略阳(明嘉靖《略阳县志》卷六)。

  • 茂 (lú mào)

    无传。

  • 炳 (lú bǐng)

    --炳,约宋高宗绍兴初前后在世(即约公元一一三一年前后在世)字叔阳,(一作叔易)号丑斋,里居及生卒年均不祥。尝仕州县,多与同官唱和。其他事迹不可考。著有哄堂词(亦作烘堂词)一卷,《文献通考》为辞通俗,咏物细腻。

  • 氏 (lú shì)

    --

  • 祖皋 (lú zǔ gāo)

    --字申之,又字次夔,号蒲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人。庆元五年(1199)进士。累官至将作少监、权直学士院。词风婉秀淡雅,颇似秦观。有《蒲江词稿》。祖皋(约1174—1224),字申之,一字次夔,号蒲江,永嘉(今属浙江)人。南宋庆元五年(1199)中进士,初任淮南西路池州教授。今诗集不传,遗著有《...

  • 思道 (lú sī dào)

    思道(公元531年-583年)字子行。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年轻时师事“北朝三才”之一邢劭(字子才),以才学重于当时,仕于北齐。齐宣王卒,朝臣各作挽歌10首,择善者用之,思道十得其八,时称“八米郎”。北齐末待诏文林馆。北周灭齐后入长安,官至散骑侍郎。一生的主要文学活动在北朝。

  • 挚 (lú zhì) 元代

    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姚”。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

共 97 条
卢 · 姓氏介绍

一、来源有四
1、出自姜姓,为炎帝(传说中上古姜姓部族首领。因居于姜水流域而得氏。由姜姓发展出来的四支胞族--四岳,他们与姬姓周族结成联盟,最后终于打败了商纣王,灭了商朝)神农氏之后裔。
2、出自复姓改单姓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以"蒲"为姓的一支,出自姜姓,是传自"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那位齐桓公,到后来,纷纷改了单字的氏。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有代北(今内蒙古中部和山西北端)复姓吐伏氏、伏氏、浦氏、莫芦氏改为汉字单姓氏。
3、出自他姓赐氏。隋炀帝时,河间人章仇(复姓)太翼,善天文,赐姓氏。
4、出自他姓改姓。如范阳有雷氏,以氏为著,又以雷、音相近,所以在后周初改姓氏。还有,唐时,三原(今属陕西)有闾氏,讹为氏。
二、迁徙分布 氏的发源地有多处,而以地为氏立姓最早的是在今天的山东省长清县的西南地。秦时,齐国的邑也很出名。自田氏代齐,氏便散居燕秦之间,其后姓主要在河北省境涿郡(治今北京西南)一带繁衍,其中以涿郡的范阳最为旺盛。至汉时,又有绾,原从山东迁入江苏丰县,其后裔世居涿郡。同时,有氏已迁至宁夏固原与甘肃平凉间地。此外,战国后期,蒲氏改为单姓氏后,繁衍于今河北大兴县一带,以后属涿郡。至三国魏时,涿郡改为范阳郡,氏便以范阳称,俗称"范阳氏"。之后,范阳氏历代显赫,一举成为"四海大姓"之一,世称"崔王谢",其社会地位高于皇族。魏晋南北朝之际,姓开始大举南迁。西晋末年因"永嘉之乱",氏大族有随晋室南迁;又有一支氏迁居东北,后成为辽西氏大族。唐代,姓在北方的繁衍区域更广,其中以河南繁衍最为著称,南迁主要繁衍于江西、江苏、四川、福建等地。姓于唐末入闽,宋时入粤。元明清之际,姓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但姓仍以居北方居多,故历代姓名人也多出自北方,尤以河北最为突出。可见,历史上氏是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大姓。
三、郡望堂号
1、堂号 "专经堂":东汉植,少年时和郑玄一块儿拜马融为师。马融在讲坛上设绛纱帐,帐后设女乐,在帐前讲书。植只专心听讲,几年从没看女乐一眼。
2、郡望 范阳郡:三国魏时改涿郡置郡,治所在涿县(今河北涿县)。西晋改为国,北魏复改为郡。 河南郡:汉高帝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 河间郡:汉高帝始置郡,治所在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
四、历史名人
芳:东汉曾被封为代王,他在新莽末年,自称为武帝曾孙刘文伯,联合三水地区羌、胡贵族起兵,后被匈奴单于立为帝。公元40年投降东汉,被封为代王。芳是氏唯一称帝的人。
照邻:唐朝诗人。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所作诗多忧苦愤激之词,以《长安古意》最为有名。
镗:明朝大将。在浙东参与水陆十余战,斩敌千余,成为抗倭名将,名仅次于戚继光、俞大猷。
文绍:清朝古籍校勘家。他校正《吕氏春秋》、《白虎通》等古籍三十八种,纠正错误多处。著有《群书拾补》。
挚:元代文学家。诗文与刘因、姚遂齐名,世称"刘"、"姚"。
贤拔:曾被太平天国封为丞相、镇国侯。太平天国早期文献、奏章制度多由他撰定草创;历任北洋军师长。
唐代有氏宰相8人:冏、承庆、翰、迈、慎、杞.
其它姓氏诗人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