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á gē yáo cí yú fù gē yī
杂歌谣辞 渔父歌 一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张志和 (zhāng zhì hé)

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春江细雨不须归。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xī sāi shān biān bái lù fēi , táo huā liú shuǐ jué yú féi 。
qīng ruò lì , lǜ suō yī , chūn jiāng xì yǔ bù xū guī 。

写景 田园 写人 热爱 自然

雜歌謠辭 漁父歌 一

—— 張志和

西塞山邊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春江細雨不須歸。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xī sāi shān biān bái lù fēi , táo huā liú shuǐ jué yú féi 。
qīng ruò lì , lǜ suō yī , chūn jiāng xì yǔ bù xū guī 。

繁体原文 收起原文 韵律对照 收起韵律 注音对照 收起注音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西塞山江边白鹭在飞翔,散花洲外江上片片白帆船在轻轻地飘动。桃花水汛期鳜鱼长得肥胖。
自有遮护全身的青竹壳斗笠,与斗笠相伴的还有绿蓑衣。斜风夹杂着细雨,过着乐而忘归的渔翁生活。

注释:
①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双调四十二字,平韵。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②西塞山:又名道士矶,今湖北省黄石市辖区之山名。
③散花州:鄂东长江一带有三个散花洲,一在黄梅县江中,早已塌没。一在浠水县江滨,今成一村。一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江上建“怡亭”之小岛,当地人称之为“吴王散花滩”。该词中所写散花洲系与西塞山相对的浠水县管辖的散花洲。
④鳜(guì)鱼:又名“桂鱼”,长江中游黄州、黄石一带特产。
⑤庇:遮盖。
⑥箬(ruò)笠:用竹篾做的斗笠。
⑦蓑(suō)衣:草或棕作的雨衣。


赏析:

  上片写黄州、黄石一带山光水色和田园风味。三幅画面组缀成色彩斑斓的乡村长卷。“西塞山”配上“白鹭飞”,“桃花流水”配上“鳜鱼肥”,“散花洲”配上“片帆微”。这就是从船行的角度自右至左依次排列为山—水—洲的画卷。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青、蓝、绿配上白、白、白,即青山、蓝水、绿洲配上白鹭、白鱼、白帆,构成一种素雅恬淡的田园生活图,这是长江中游黄州、黄石一带特有的田园春光。

  下片写效法张志和,追求“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答李端叔书》)的超然自由的隐士生活。“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勾画出了一个典型的渔翁形象。“斜风细雨不须归”,描绘着“一蓑烟雨任平生”乐而忘归的田园生活情调。下片还是采用“青”(箬笠)、“绿”(蓑衣)与白(雨)的色调相配,烘托出了苏轼此时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全词虽属隐括词,但写出了新意。所表现的不是一般自然景物,而是黄州、黄石特有的自然风光。所表现的不是一般的隐士生活情调,而是属于苏轼此时此地特有的幽居生活乐趣。全词的辞句与韵律十分和谐,演唱起来,声情并茂,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苏轼离开黄州赴汝州途中,沿长江而下,在途中看到渔父生活的景象,即景联想,作该词描写渔父的生活。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张志和写的《杂歌谣辞 渔父歌》系列:

还为您找到 1 首名为《杂歌谣辞 渔父歌 一》的诗:

本文作者张志和介绍:🔈

张志和,字子同,婺州金华人。年十六,举明经。肃宗时待诏翰林,後不复仕进,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叟。诗九首。 张志和,字子同,婺州金华人,年十六,举明经,肃宗时待诏翰林,後不复仕进,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叟。诗九首。 查看更多>>

张志和的诗:

相关诗词: